热门关键词:电视主播互动

生活连线


常州大麻糕:家乡的味道

时间:2015-10-01 22:03:42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幅员辽阔的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成就了一座座城市的味道。不管种类繁多的菜系如何融合互通,城市的味道却固执地坚守在人们心中,国庆期间呢,生活连线将会和您共同回味《舌尖上的武进》,这一篇呢,自然得说大麻糕了。    常州,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北携长江,南衔太湖。2500多年的历史,使得这座城市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但要说到城市味道,一块小小的麻糕却是当之无愧的。

   同期声 常州市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 季全保:这是正宗的常州大麻糕,松、软、香。 

食客:麻糕就是常州的特产,常州烧饼、常州麻糕,要讲常州话就是常州大麻糕。

食客:小时候进城排队买大麻糕,那个香啊。     始创于清咸丰年间的常州大麻糕,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相传早年,有一个‘挑箩佬’,做的重生活,胃口大,嫌普通的麻糕太小,要吃了一块又一块,太烦,就让麻糕师傅把做三块麻糕的料并在一起,做成了一块大的麻糕,这才有了‘大麻糕’。     和面     如今,大麻糕的制作依然沿袭着手工的方式,八个面点师一天的辛劳工作,滋养了人们的胃口,让常州人时至今日依然能吃到旧时的味道。水、油、面按照严格的比例被搅拌在一起,不停的揉搓,成形的面团静静地等待发酵。

 摔面团

 发酵好的面团按照精准的重量分到每个面点师手中,被均匀地分成十份,这就是油皮。几乎在同时,固定比例的油、面,也在机器中被均匀地搅拌、切割,这被称之为油酥。

 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传承人 刘华顺 :每一块麻糕至少要称三次,每一块麻糕都要精确到克。

 油皮+油酥 擀压

 一块大麻糕,从最初的和面、发酵、到包酥,起酥,制皮,包馅、成形、刷芝麻,要十多道工序。每个面点师都熟练掌握着做麻糕的步骤,不同的人做出的麻糕却如模子刻出的一般大小。

  面点师: 刚开始学的时候有尺子,现在我们的眼就是标准了。

青果巷街景过渡

 一个个成形的麻糕整齐排列,等待进一步转变。清晨四点半,钱进麻糕店的炉火也烧旺了,随时准备烘烤喷香的麻糕。

 夫妻做麻糕

 从严格意义上说,钱进麻糕并非常州大麻糕的嫡出,但18年的苦心经营,也让钱进麻糕在常州有了知名度。面是隔夜就发好的,夫妻俩要做的是揉面、搓胚子、配油酥,擀均匀、按馅心、扫水、拍芝麻,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连贯无比。

 麻糕进炉子

 贴麻糕是一门技艺,炉火正旺,麻糕要贴得快而牢,既要防止贴的人手烫伤,也要防止麻糕掉到底火上,因此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用风箱控制火候,麻糕的颜色和口感才会对头。

 麻糕在炉火中烤

 钱进的麻糕在炉火中重生,面点师们开始刷芝麻。两个人娴熟配合着,光滑的麻糕立刻披上芝麻外衣,完成了华丽变身。

 (快镜)麻糕一个一个多出来

 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除去中午短暂的休息,八个面点师片刻不停歇,因为四千块麻糕等着被送到各个门店,滋养人们的胃口。

 吃麻糕

 清晨六点,外面还是凉风习习,钱进的小麻糕店已是33度的高温,不过这相比盛夏四十四五度的室内温度,并不算什么。尽管经验丰富,但钱进的手还是被炉火烤的通红。21岁的女儿在医院实习,儿子早早起床学习,这让钱进很安慰。借着一炉又一炉的麻糕,钱进在常州安了家,像所有的中国传统家庭一样,养儿育女,为儿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钱进:吃不消,回去爬楼梯,三楼脚都酸的。

 (快镜)来来往往买麻糕。

 常州人喜欢吃麻糕:一闻,芝麻香;二咬,皮儿酥;三嚼,回味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吃麻糕已构成“龙城习俗”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到过常州的他乡异客,或者侨居外地的常州人,一旦谈起常州麻糕,都会眉飞色舞,啧啧称道;甚至馋涎欲滴,回味无穷。无怪乎有人说常州麻糕是“饕餮之珍”。   食客:吃的就是常州的味道。

 常州大麻糕也经历过没落,直到2004年,原西林职高将大麻糕的制作技艺作为课程改革的选题,为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新的契机。2007年,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被列入常州市非遗保护目录。

现场:麻糕特写过渡

 上午9点半,过了忙碌的早市,钱进准备吃早饭,吃完还要为下午的生意忙碌。听说青果巷要改造,但他也没时间去找新的门面。虽然不知道下一站该去哪里,但钱进可以肯定的是,自己还会守着炉子过下去。

 钱进:儿子肯定不会做了。一个年纪大了,没人要了,一个还想继续做下去。

配音:如今,大街小巷有好几家“常州大麻糕”连锁店,百年老店的牌子让人倍感亲切。常州大麻糕的传承人严玉华和刘华顺都不是常州本地人,但不管大麻糕的技艺传承给谁,只要能保持常州风味,保持常州大麻糕这一称谓,这个传承便有了不可取代的意义,这是常州的包容,也是常州的味道。

 习惯在改变着,人们的口味也在改变,但不变的是对怀旧的味道的追究,这就是念旧不忘本的国人本色。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21011

生活连线20221010

生活连线20221009

生活连线20221008

生活连线20221007

生活连线20221006

生活连线20221005

生活连线20221004

生活连线20221003

生活连线20221002

生活连线20221001

生活连线20220930

视频推荐

更多>>

视力筛查进校园 保护孩子“睛”彩

喜迎党的二十大 居民享受“家门口

油价调整迎年内首次“搁浅”

区领导调研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

湟里镇:尽展能拼会赢、乐于奉献的“

小偷拒捕逃跑 警民合力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