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说到志愿服务呢,无偿献血工作也是其中的一项内容,而咱们常州的无偿献血公益事业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去年,我市共有五万多人无偿献血15.6吨,临床用血中自愿无偿献血比例达到100%。目前,街头个人无偿献血人群已成为我市献血的主要力量,占总献血量的91.6%。不过,近年来,同样作为献血主力军的大学生队伍却在不断地缩减。
记者从常州市中心血站了解到,2010年有5827位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但这个数据在2012年直降到1754人次,而2014年仅有986名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也就是说,从2010年到2014年,在常高校生年献血人数猛跌80%以上。
常州市中心血站副站长 徐立:可能和90后的孩子对社会的认识程度,对公益事业的参与程度,不是太积极,思想比较开放,观点比较独立,这些都有关系。
针对此现象,市中心血站在我市高校学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回收的近600份问卷结果显示:81%的高校生没有参加过无偿献血,无偿献血两次以上的仅占3.5%。超过56%的人表示身体不好不符合献血标准,感觉“自己无偿献血被有偿出售,爱心被利用”“不关注”和“听说献血可能有损健康”而不愿意献血的分别占18.9%、18.7%和15.8%。
大学生:有的是怕疼,有的是怕卫生安全这方面的,他们网上说献血不好,希望我也不要献血。
大学生:抽一罐血那么多,肯定会疼啊。也有很想献血的,可是因为这些原因吧,就畏惧了
我国献血法规定,年龄在18-55周岁之间,部分可放宽至60周岁,身体健康,经体检、血液化验合格的人群都可献血。患者使用血液本身不产生费用,但血液在采集、检验、分离、储存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费用需要用血者承担。但若个人献血满800毫升,本人用血终身免费,不满800毫升,按献血量3倍返还目前,我市个人用血者退还总额最高的达十万元。其实,只要多了解一些无偿献血知识,就会知道无偿献血是一项利人利己的公益事业。
常州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血浆必须放在低温冰箱,大家看到白色的冰箱,就是我们低温三十度的低温冰箱。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无偿献血,昨天(12月4日)下午两点,常州市中心血站邀请了来自六所学校的90名大学生参观血站,全程追踪从血液采集、制备、检验、储存到发放的过程,了解血液知识,学习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的事迹。
大学生:我本人也献过,用我亲身的感受来劝一些不愿意献血的人。可能会带身边误区比较大的人,来跟我一起做志愿者
大学生:今年我也刚刚上任,我就想说带着我们学校的整个志愿者,系里的院里的,带大家一起来了解献血的知识。
而在了解这一现状后,部分高校的领导也非常重视,在学校内大范围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前几天,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79名学生参加了献血,献血总量近7万毫升。
常州市中心血站副站长 徐立: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有很多学生都踊跃参加到献血的队伍中来,从这一方面我也感觉到我们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热情还是比较高的,关键在于他们怎么了解,怎么才有认同感。
当然,从全社会范围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提高民众对献血政策的知晓率,普及安全问题知识,才能有力保证无偿献血事业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