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江南处处是风景,田野里的油菜花,公园里的桃花,甚至是小区的迎春花……都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果你要是喜欢梨花,就要去焦溪瞧一瞧。
记者 刘晓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同于桃花的艳丽,也没有油菜花的乡土气息,梨花有着它独特的韵味,我现在就是在焦溪一场别开生面的梨花展上。
这个“梨花节”之所以特别,在于它的名字上,“丹丹梨花节”,这是一位88年出生的小姑娘自费举办的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300多位游客来此踏青赏花、弹琴赋诗。
游客:我觉得(梨花)很好看。
游客:得到这个消息,自己赶过来的,梨花稍微清新典雅一点。
游客:因为春天嘛,也要出来走走的 像对着这样满园梨花出来的话 心情也非常不错的。
洁白的梨花簇拥在枝头,如淡妆素裹的清纯少女,娇羞而雅致,这一大片梨园就位于郑陆镇焦溪翟家村,在梨园里穿梭的一名红衣女子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这次活动的主办人吴丹凤,她正在向游客讲解梨树生长的一些知识。
“丹丹梨花节”主办人 吴丹凤:人工授粉嘛,但是不是所有的花都能结出果,从花瓣也能看得出雄花和雌花,看起来比较圆润 肥的 比较滋润的 就是属于雌花 然后基本上我们以雌花为主,(一些雄花)会剪掉。
说起焦溪蜜梨,很多人并不陌生,它是焦溪的特产之一,特点是个大、汁多、味甜、细嫩。郑陆镇种有梨树6900亩,约占常武地区梨树种植面积的83%,而焦溪蜜梨占了95%以上。吴丹凤就出生在翟家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她的爷爷是第一代焦溪蜜梨的创始人。
“丹丹梨花节”主办人 吴丹凤:我其实是属于大学生创业,我之前也是工作过的,焦溪蜜梨是我爷爷引进过来的 他们之前有三个老农民 把这么好的品种引进过来 我觉得应该把它推广出去。
每年七八月份,果实成熟季节,我们栏目总会接到一些水果滞销的求助电话,为此我们也组织过一些爱心采摘,为农户解决困难。对于蜜梨难销的窘境,吴丹凤看在眼里,心里暗下决心,立志要改变这个情况。
六年前,吴丹凤从北方一所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在常州一所学校当老师,当时她家种有20多亩梨树,但梨子的销售却是个大难题。
吴丹凤的父亲 吴云梦:(当时)拿到街上去卖 或者批给别人。
记者:一天卖出多少?
吴丹凤的父亲 吴云梦:一天卖出去几十斤也有 一两百斤也有 一开始很多种梨子的人 最急的就是销路。
四年前,吴丹凤决定辞职,帮助家里卖梨,这个决定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
吴丹凤的父亲 吴云梦:一开始有些反对 意思你有稳定的工作 找一个好点的对象 就安安稳稳过一生了。她认为对现状不满足 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 应该说很差。
“丹丹梨花节”主办人 吴丹凤:之前都是人家在路边摆摊卖的,我就是因为觉得这么好的品种为什么不把它做起来呢 所以我就自己注册了品牌 人家褚时健做“褚橙”,柳传志做“柳桃”,潘石屹做“潘苹果”,然后没有人做梨子,所以我就跟他们大佬学习,以自己名字命名,就叫丹丹梨。
自己为焦溪蜜梨代言,这是农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是这个姑娘说干就干,看到女儿干劲十足,父母也渐渐改变了想法。
吴丹凤的父亲 吴云梦:恐怕做不大 因为一个小丫头 后来她给信心我们 她给我们信心的理由 因为她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帮她策划 再加上梨子的吃口也是独一无二。
“丹丹梨花节”主办人 吴丹凤:我这边属于互联网家的思维,线上线下来操作,我的线上这一块做的很好,包括我经常去参加一些企业班学习课程,会认识很多的企业老总,一方面是跟他们学习,另外一方面让他们也来了解丹丹梨,然后把我们的品种慢慢传播出去。
吴丹凤辞职回到家乡的第一年,就有效地解决了家里梨子的销售问题,如今,吴云梦不但是女儿蜜梨种植的专业老师,更是她销售理念的执行者和支持者。
吴丹凤的父亲 吴云梦: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梨子销售大幅增长,从几百箱卖到几千箱,到现在的几万箱。
解决了自家梨子的销售难题后,吴丹凤就想着带动全村人一起致富,于是,她开始收购附近村民种植的蜜梨,而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全村农户的认可。
焦溪翟家村村民 翟武:我种了两三亩 有的人家种了七八亩 (做)活动,我们这边靠丹丹呀 她是品牌的 她来收 我们种了都给她 咱们质量要保证。
现在,吴丹凤每年能卖出2万斤左右的“丹丹梨”,成功将焦溪蜜梨推广了出去。眼下虽然还没到梨子成熟季,吴丹凤却未雨绸缪,提前做起了“热身”活动,她说这样的活动,一方面能让游客有个赏花的好去处,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打响了焦溪蜜梨的品牌。
“丹丹梨花节”主办人 吴丹凤:也要让每个人知道 我这个梨子是怎么生长的 因为我们施的都是有机肥 以梨花为媒吧,给大家做一个推广,全国各地来的游客 能够到这个地方来了解焦溪蜜梨这个品种 然后推广更大。
近年来,大学生回农村创业的新闻已经不新鲜了,他们有的拥有最先进的种植技术,有的拥有最前沿的销售理念,还有的能够将传统农业与当代科技相互融合,他们的回归,可以说给农村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