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上牌,哪都能去,电动三轮车问世以来,一直都很受欢迎。马杭街道的魏佳明就买了一辆,可没想到却接连发生问题,现在居然连刹车都坏了,他呢,觉得这都是车子的胎里毛病。
同期声:魏佳明:工人骑过来吃饭 被周围的那些邻居 发现什么钥匙都能打得开
今年3月中旬,魏佳明在兴隆街的一家电动车专卖店花2千多元买了这辆翔龙牌电动三轮车。半个月不到,锁芯就出了毛病,自费更换之后,车子的前刹又坏了。
同期声:魏佳明:我说你给我调一下吧 然后他给我拿了螺丝刀 稍微撬了一下 说坏了 这东西坏了 没办法 这也是易损件 需要我自己掏钱 你们车保修的什么东西 我才买了一个多月 不可能什么东西都要我自己掏钱吧
新车就接连发生问题,修理还得资费,魏佳明心里不是滋味。他多次找到销售商交涉,但对方就是不肯保修,并称这是厂方规定的。随后呢,记者也陪同魏佳明找到了这家电动车专卖店,店主表示,之前出问题的部件都属于消耗品,不属于三包范围。
同期声:电动车店店主:这上面都有,哪个三包 哪个不是三包 他那个不在三包范围内
在店主出具的这份电动三轮车使用说明书里,虽然对主要配件和一些易损件做出了三包说明,但是对刹车锁芯等其他部件并没有任何的规定。这该怎么解释呢?
同期声:电动车店店主:为了多一个电瓶 他说我不要你的控制器 我自己有 我拿过来一个 这是两轮车上的 不可以用在三轮车上 他就说装 (你当时和他说明白没)说过了(那这个控制器改了 对他刹车不灵造成什么影响)那对整车都有影响 就那么简单
原来啊,厂家标配的是48伏的电池,800W的控制器,魏佳明担心功率太大,车子速度太快,就自己改装了一个500W的控制器。可他觉得,更换控制器与锁芯刹车出问题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所以店主的解释是一种推脱。
同期声:魏佳明:控制器如果说功率越高 对电池的损耗比较大 而且它速度会越快 快了的话 对整车的安全性本来就不好 他那个车 本身各项指标 我敢肯定也不会达到国家标准
产品质量究竟有没有问题,首先要看的就是厂方出具的产品合格证,可是店主提供的合格证,却是一片空白。
同期声:电动车店店主:反面需要再打 还没打印呢
魏佳明:这个按道理出厂的时候就应该有的
电动车店店主:三轮车一般都不要
三轮车不要合格证,可是马路上却随处可见,安全如何保障呢,我们的记者也到厂家实地调查了一番。
提供店主提供的信息,常武翔龙电动车厂已从前黄镇搬至洛阳镇,地址为吴铁路2号,可是当记者找到这里时,却只有一家机械厂。经过一番打听,原来这翔龙电动车厂又搬到了天井村一处没有厂名的厂房内。工人们告诉记者,工厂刚刚搬迁,还没有投入生产,负责人正在上海,为电动车申请质量认证。
同期声:常武翔龙电动车厂 工人:我们的车送到上海去 检验中心 检验已经合格了
记者了解到,这家电动车厂虽然成立有十多年了,但并没有取得相关的生产许可证。生产过程也只是配件组装,整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配件的质量。
电话采访:常武翔龙电动车厂 销售经理:生产标准我们现在还没有 就是拿的散件 我们就是组装的 这东西也不是我们自己生产的
(你怎么保证你们质量合格 我看到你们合格证都是空白的 随便写写的)
常武翔龙电动车厂 销售经理:除了常州大的厂里 都是这个样子的 我们就是跟着人家做做
在翔龙电动车厂附近,类似规模的的电动车厂比比皆是,他们的生产工艺也都大同小异。从各个配套厂家购入配件,然后进行组装,生产的车型也是各种各样,车厢大小,电机功率,都由厂家自定,每个厂家的三包范围也各不相同。
同期声:某电动车厂 技术员 不知道什么(统一)标准 我暂时不知道 反正我没听说过 正常的不会有问题的 除非他出厂的时候没做检验
(没有统一标准 每个厂都不一样 那质量也就不一样吗)是呀 话是那么讲的
同期声:电动车车体生产商 :(工商执照有吗)有的 (那三轮车生产有标准吗)暂时还没有 (那你们怎么生产 这些东西怎么设计出来)那肯定是根据客户要求呗
记者从电动车行业协会了解到,目前电动三轮车既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也没有国家性强制标准,产品质量完全取决于生产厂家的良心。像魏佳明所关注的控制器,厂家也是根据成本核算来选择不同的标准。
同期声:某电动车厂 技术员:价格不一样 一分钱一分货啊 你要大的花大价钱 小的花小价钱
我国法律规定,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和公共利益的产品,必须取得相应的生产许可证,而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前提是产品生产标准符合国家规定,可尴尬的是,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电动三轮车的强制性标准出台。即便是今年4月8日由国家邮政局起草的《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也只能覆盖到整个电动车行业的“冰山一角”。
现场 记者 骆冬明:电动三轮车身份尴尬,不能正常上牌却能照常上路,由此带来的交通事故也是屡见不鲜。只有回归国家标准化,才能便于管理,也能让生产企业提高质量,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