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呢,咱们再去前黄镇滆湖圩区看一看,为了保护圩堤安全,那里的突击队员们已经连续奋战了多天。
现场:连线记者 骆冬明:我现在是在前黄镇滆湖圩埂 在我左手边就是滆湖 它现在的水位是5.5米左右 大家跟着往这来 在我的右手边是近8000亩的水产养殖区 它现在的水位跟滆湖相近有4米的落差 所以保护好前黄圩埂安全成为了前黄镇的重点工作
现场:好 把它翻过来 (站在水里)
虽然1号台风“尼伯特”已转为热带低压,但根据气象预测,台风经过时,湖面还会有7到8级的大风,为了减少水浪对堤岸的冲击,突击队员们站在水中,用彩条布将圩埂包了起来。
同期声:前黄镇联庆村党总支书记 丁全明:台风来水会冲上来 泥会被冲走 现在把布放好以后 水就只接触到布了 冲过来水又过去了 在上一轮的强降雨中,滆湖灵新圩有近3公里长的堤坝出现险情,其中坊东村一段最危险,一度出现堤岸垮塌的情况。为此,前黄镇政府组织人力紧急抢险,确保了圩埂安全。为了应对新一轮的降雨,突击队员们连续多日奋战在一线,晚上直接就躺在堤坝上席地而睡。
同期声:村民:还有蚊虫 我们曹书记 柏书记也睡在这的 已经3天了
前黄镇坊东村党总支书记 柏益平:我们村来来的突击队队员晚上都睡在油布上的 轮着值班 上半夜下半夜 镇政府的命令就是军令 我们怎么能松懈 这么多养鱼的 损失不得了
前黄镇联庆村党总支书记 丁全明:我们镇党委书记说了 人在堤在
此外,前黄镇还组织了突击队伍对长征圩堤坝进行排险加固,辖区4个行政村包干负责,协同作战,确保圩区安全。
同期声:前黄镇副镇长 陈忠平:每个村抽掉了30个巡查人员 24小时不间断巡查 哪里有情况 我们就抽调力量集中 排除隐患
村主任夜查受伤 锁骨粉碎性骨折
防汛防汛,关键在防,或许有些人会说,台风减弱了,雨水强度变小了,大家可以不用这么担心了,其实不然,因为水情谁都无法估计,一旦出现决堤,那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而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就来自于这些突击队员们的付出。就在7月10号的凌晨,前黄镇高梅村委主任,54岁的陈建良在夜查过程中受伤住院了。
在前黄人民医院,记者见到了高梅村委主任陈建良,由于肩部锁骨骨折,他连吃饭都十分困难。
同期声:前黄镇高梅村委主任 陈建良:一滑 倒了下去 这个肩膀着地
前黄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左边锁骨 粉碎性骨折 片子上看上去位置不是很理想 过几天看看身体情况 还要做个手术 陈建良妻子 李正英:这根骨头戳出来一段的 这边凹下去了 7月10日凌晨2点左右,陈建良从长征圩防汛指挥部开完会后,又去了堤坝上巡查。为防止出现管涌,他就沿着堤坝的边缘查看,不料被一块石头绊倒。
同期声:前黄镇党委纪检监察科科长 王建强:防洪墙当中 有很多红色大石头 要跨过去的 有的时候实在看不见 有的时候看见水 白色的水还有可能踩空 比较危险
同在长征圩抢险突击队的王建强,事后第一个赶到现场把人送进医院,在他看来,陈建良受伤很痛心但不意外。一般来说,人跌倒的时候,双手会下意识的自我保护一下,可陈建良却是硬生生地的摔了下去,因为他太累了。
同期声:前黄镇党委纪检监察科科长 王建强:实在吃力 人相当疲惫 昨天我看见他的时候 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的堤岸线是长征圩 4个行政村中最长的 所以他的责任比较大
从6月29号汛情吃紧开始,陈建良就一直坚守在抢险一线,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3小时。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回家,稍微眯一会又出门了。
同期声:陈建良妻子 李正英:平时一直在工地上的 湖里 早上出去就没有休息 我也不打电话给他 他也忙的 昨天别人打电话给我 我就知道出了事情了 不然别人不会打电话的
看到丈夫吃了这么大的苦,李正英十分心疼。防汛防台事关重大,她也非常支持丈夫的工作,但是不管多危险陈建良总是冲在第一个,这让她非常担心。就在几天前一个村民落水,陈建良第一个跳下水救人,为此还把自己的门牙给磕掉了。
同期声:前黄镇高梅村委主任 陈建良:人都看不见 两只脚在上面 头在门板下面 那不要被闷死吗 后来我一跳下去 他的兄弟也下水 总算把人拉了出来
陈建良妻子 李正英:他把门板一拿自己的牙齿被撞了
虽然躺在了病床上,但陈建良心里想的还是堤坝上的事,因为,那里牵系着全村乃至全镇的防汛抗台大局。
同期声:前黄镇高梅村委主任 陈建良:这么多渔区面积 老百姓的财产 资产都在里面
有这样的村干部,是咱们老百姓的福气。有这么多坚守在一线的突击队员,我们一定能夺取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