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锅底塘”的防洪秘诀

时间:2016-07-13 20:37:33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今年在“暴力梅”的侵袭下,我区多地受灾严重,其中礼嘉镇损失不小,有的村子淹水达到了1米多。经过近半个月的奋战,如今积水已基本退去。此时大家发现,全镇地势最低的蒲岸村,竟然依靠自身力量没有一户村民受淹。不仅如此,在雨量最大时蒲岸村还支援邻村抗洪救灾。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连线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

礼嘉镇蒲岸村党总支书记 殷德强:2015年我们有10人家 短时间进水的 今年整个村没有一户进水 而且内河的水位一直保证降的很低

蒲岸村地处礼嘉镇与遥观镇接壤处,全村有38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8000多。蒲岸村地势低洼,被采菱港、武南河、礼嘉河环绕,是常州有名的“锅底塘”。

礼嘉镇蒲岸村党总支书记 殷德强:沿江高速以北的 水位最低的 内河和外河落差有4米多 如果说淹进来的话 水最浅的地方也要1米3左右

连线记者 骆冬明:说蒲岸村是一个锅底村一点都不为过 因为它的四周都被河水所包围着 这个村子就像水面上的一片荷叶一样 现在在我右手边的就是礼坂大河 它的水位尽管现在已经降了一米多 但还是比内区高出了2米左右 那么这样一个地理位置怎么能够做到没有一户人家受淹呢

礼嘉镇蒲岸村党总支书记 殷德强:最主要的原因是全村的老百姓对防汛这一块水利设施建设比较支持

村支书殷德强把全村的防汛工作总结为四个字“外防内治”。“外防”指的是保障村子外围的河堤安全,防止出现驳岸塌方。在村民的印象中,每年村里都要组织村民对村子周围的堤坝进行加固。

礼嘉镇蒲岸村村民:河岸年年都要做的

连线记者 骆冬明:在蒲岸村体会最深的就是防汛如何来防 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堤岸 在过去是最危险的地段 91年 98年99年多次出现险情 为此蒲岸村在去年汛期刚刚结束就进行了加宽加固 我们现场丈量了一下 整个堤岸的宽度达到了9米 过去非常危险的地段 如今成了牢不可破的防线

礼嘉镇蒲岸村党总支书记 殷德强:在整个常州来讲 武进来讲 可以说我们是比较低洼的 也是有名的锅底塘 所以说外河的水位一高 水位压力就比较大 如果说我们也是按照其他围堤标准来设计来做的话 说不定第一个塌的就是我们 因为我们落差太大了

外河堤岸有了保障,同时还要加强内河排涝建设,这就是“内治”。在汛期来临之前,蒲岸村组织村民对村里所有的河道进行了查看,保障排涝畅通。在区镇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全村建有6个排涝站,13台水泵,可以提供19.8立方米/秒的排水功率。

礼嘉镇蒲岸村党总支书记 殷德强:外河水位在继续上涨的同时 我们内河水位一直在迅速下降 为什么 就是排涝的动力增加了 排涝量增加了

虽然村子没有受淹,但是蒲岸村的村干部们没有一丝松懈,他们已经在考虑来年的防汛工作了。村支书殷德强和村委主任来到村里的太平桥排涝站,这个泵站建于上世纪90年代,设计标准和排水能力已经严重落后,村里决定在今年汛期结束后就进行改建。

礼嘉镇蒲岸村党总支书记 殷德强:如果不改建的话 今后万一比这个水位高一点的话 肯定要出问题 我说的其他东西我们可以不用 但是水利设施上我们不能不用 就是哪怕我亏债借了钱我也要投入 为什么 因为这个牵系到每一户的老百姓

在百年难遇的水灾面前,蒲岸村做到了没有一户村民受灾,这不仅仅是这些防汛设施的功劳,我想最主要的还是人的因素。在蒲岸村,抗洪救灾就像是一种基因,存在于每一个村民的血液之中。可能有人会说,这种说法太夸张了,但事实就是如此。大家接着往下看。

礼嘉镇蒲岸村党总支书记 殷德强:1991年 我们整个村淹在水里21天 整整21天 说实在的 一般人没有体会的

企业负责人 杨新:半夜里出来扛泥包 你想想看 齐心的很 没有人有要报酬的想法的

说到淹水,土生土长的企业负责人杨新深有体会,每逢大雨村民们就特别紧张。也就是从那时起,蒲岸村的村民们就确定了一个统一思想,那就是自救。抗洪抢险成为一个传统,深入骨髓。

礼嘉镇蒲岸村村民:每个村民小组组长一喊 你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 我们村干部带头也带的好 包括我们水泵坏了 我们殷书记 带着村干部去修的 泡在水里

礼嘉镇蒲岸村党总支书记 殷德强:你不要去叫他 他都自愿到村里来 问要不要抢险 所以我就非常感激百姓的这一点

就是这样一个小村,村民自发组建了80人的巡逻队和600多人的应急抗洪救灾力量。在强降雨期间,全村圩堤全长7.8公里,保证每公里至少10个人,24小时不间断值守。这些巡逻队员都掌握一个“一听二看”的土方法,听有没有漏水声音,看外河水面是否有漩涡、堤内有没有浑水。

礼嘉镇蒲岸村党总支书记 殷德强:我跟他们讲的 哪怕把衣服脱了 下去堵 只要把衣服拧好了 把洞一塞 塞好了就没问题了我们可以马上组织力量进行抢险 要不然的话 围堤上不去巡逻 或者一个小洞 过了一个小时哪怕半个小时马上就是一个大洞了

除了发动村民,村支书殷德强还依靠企业组织应急分队,规模企业30人,小企业至少2人。每家企业必须自备好铁锹、麻袋等抢险物资。

礼嘉镇蒲岸村党总支书记 殷德强:都要备抢险用的东西 铁锹 应急队员用的雨衣雨裤鞋子

企业负责人 杨新:每年书记都叫防范的很好的 一要下雨大家就要巡逻 工厂里要叫人值班

蒲岸村的应急分队不仅可以自救,还有能力支援别处。7月3日,由蒲岸村企业组成的40人队伍就赴坂上村参加救援。队员们分工明确,都参加过打桩、灌沙袋、堆沙袋等一系列“集训”。

礼嘉镇蒲岸村党总支书记 殷德强:不是说一到汛期要练 不是汛期的时候我们也要组织这样的活动 为什么 要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不然)一旦要用 到了那个抢险的地方都不知道怎么下手

查看完太平桥排涝站,殷德强和村干部又来到了堤坝上,他说今年多地受灾严重,来年肯定会加高堤岸,到时水位可能会突破新高,所以村里准备对一些关键地段再进行加高加固。而蒲岸村的自救模式已经引起礼嘉镇政府的重视,未来将组织各村前来学习推广。而在蒲岸人看来,自救模式其实不难学,关键在于树立防范意识,全村一条心,定能战胜洪水。

礼嘉镇蒲岸村党总支书记 殷德强:我们的老百姓跟企业为什么这么做 其实这个反过来一句话 自己保自己 为什么 你说水都淹到自己家里了 自己不出来保护靠谁来保护你呢 你说要靠镇里区里 整个范围都在淹水的 他哪里那么多精力来管

企业负责人 杨新:大家要有这个意识 意识好了大家就防范好了 要重在大家参与

在洪水面前,一个人的作用可能是渺小的,但是全村所有人团结在一起,那就是一股可以决定大局的力量。礼嘉蒲岸村的自救模式值得推广。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