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毒蛇活动频繁,加上今年雨水偏多,各地被蛇咬伤人数也在增加。目前,人在被毒蛇咬伤后,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注射抗蛇毒血清,但现实情况却是,伤者短时间内很难在就近找到抗蛇毒血清。那么,用来救命的抗蛇毒血清为什么在各大医院无法得到有效配备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8月7号,家住雪堰镇回民村的李年丰在工地干活时,右脚不慎被毒蛇咬伤,这种情况,注射抗蛇毒血清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李年丰一连跑了多家医院,都拒绝接收,最后在医生的建议下,才被送到常州儿童医院救治。
武进患者 李年丰:当时就感觉疼,马上送乡镇医院,他们不接收,最起码耽误半个小时,我就自己扎,不知道怎么处理,时间长了,血坏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经过抢救,李年丰虽然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但也错过了注射抗蛇毒血清两小时的黄金时间,而且因为包扎伤口不当,右脚大脚趾差点坏死。无独有偶,8月10号,溧阳人刘师傅在稻田里拔草时不慎被毒蛇咬伤,几经辗转,最后也是在常州儿童医院打上了救命药抗蛇毒血清。
溧阳患者 刘师傅:我在田里拔草,一咬我都不知道什么东西咬的,后来我一看在出血,疼得不得了,溧阳人民医院最大说不会看,说赶紧到常州看病。
武进患者 李年丰:像旁边他们金坛的、溧阳的各大医院都没有收治的地方,都要往这边跑,我是第一个病人,一个礼拜现在来了十几个人,被蛇咬伤的太多了。
对此呢,医生也提醒大伙,一旦被毒蛇咬伤,若不能及时就医,也要想方设法进行自救。
常州二院ICU副主任 许峂嵘:可以用布带、鞋带在咬伤段离开10厘米左右绑扎,绑扎以后可以初步处理一下伤口,如果时间比较长的话,半个小时到15分钟,绑的带子要松五分钟,因为防止肢体的坏死。
据统计,今年入夏以来,我市已陆续接诊了近百例蛇伤患者,以农村居民为主,绝大部分为蝮蛇或竹叶青蛇所伤,毒性非常大。记者查询了卫计委公布的最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发现抗蝮蛇、眼镜蛇、五步蛇等蛇毒血清赫然在列,那为何各大医院会出现一剂难求的现象呢?
记者:目前我国生产蛇毒血清的企业仅有一家,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生物制剂,抗蛇毒血清的制造流程比较复杂,采购到蛇毒后,先要在饲养的马身上做实验,三个月等待观察后,再从马身上提取抗蛇毒血清,一支抗蛇毒血清的生产周期大概需要9个月。
为了解决抗蛇毒血清一剂难求的局面,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份完成升级改造,预计年产量超过20万支,而抗蛇毒血清作为急救特效药,该公司还设立了服务热线。
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客服人员:我们是提供帮助的,告诉你哪些医院有,如果没有的话,我们想办法帮你调货,从商业公司调,不是买,我们是不卖给任何个人的,这是违反规定的。
记者:那你能帮我们查一下常州这边哪些医院有血清吗?
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客服人员:备货的很少医院,因为病人少,一方面又要治疗经验,常备的医院就是儿童医院。
记者:人家客服人员还说了,常用的抗蝮蛇蛇毒血清能及时调到货,但像抗蝰蛇、眼镜蛇蛇毒血清目前已不生产,主要原因是这种药的实际需求比较少,但生产一批药至少要上千支,由于生产和需求的严重脱节,加上抗蛇毒血清的有效期短,导致大量的药品生产出来后又被报废,公司实在无力承担这笔费用,所以已停产多年。
其实,抗蛇毒血清短缺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据了解,2009年,抗蛇毒血清在江苏省的统一中标价格是249.57元,此价格一直维持到2015年。随着原材料和检测成本的上涨,现在一支抗蛇毒血清的市场价为387元,而医保最高零售限价是287元,这也就意味着,医院卖一支要亏损100元。更何况极有可能因为没有病源导致药品过期报废,于是很多医院都不愿常备抗蛇毒血清。
缓解蛇伤治疗难 我市五家医院加入诊疗队伍
而常州儿童医院的成人蛇虫咬伤专科上世纪70年代在周边地区就有一定影响力,但随着该院规划为三级儿童专科医院,成人诊疗这个项目正逐渐取消,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今年7月份,常州市卫计委已经采取了措施。
常州市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副处长 陈明:今年7月,在常州市儿童医院举办了成人蛇虫咬伤培训班,市一院、二院、常州中医院、肿瘤医院,武进人民医院相关医生进行培训,现在这五家医院已经具备了蛇虫咬伤的诊疗能力。
记者:那如果被其它蛇咬伤的话,我们该怎么来调取呢?
常州市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副处长 陈明:常州主要还是蝮蛇咬伤为主,所以我们常州所有医疗机构还是配备了蝮蛇血清,其它特殊类血清暂时还没有配备,如果有需要还是要跟厂家联系以后再提供。
不过,在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衡孝庆看来,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药品使用单位的自然属性,但药品是关系到民生的特殊商品,像抗蛇毒血清这类“救命药”必须要有政府监管,不能过分依赖市场化。
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衡孝庆:需要我们相关政府部门, 或者某些组织能够在特定条件下,为市场提供(药品)。
近年来,抗蛇毒血清短缺已是全国性问题,因此也造成一些严重后果,像今年6月份,苏州一男子“用蝰蛇泡酒”时不慎被蛇咬伤,最后因没有对应的抗蛇毒血清,器官衰竭而亡。针对这一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已介入协调,要求厂家升级改造,尽量满足市场需求。在此,我们也要提醒广大农户,田间劳作最好穿上雨靴长裤,遇到茅草丛生的地方可以用棍棒先打一打,做好防范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