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徐华芬的“中国式爱情”

时间:2016-08-19 20:30:18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九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对于普通人来说,它可能仅仅只是一个数字,对于自然界和人类发展的长河,更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同样的九年,对于遥观的徐华芬来说,却是充满艰辛的三千多个日夜,她用自己无声无息的行动,诠释出了一段不离不弃、感人肺腑的人间佳话。

在遥观镇芳庄社区,提到徐华芬大家都不陌生,这位53岁的农村妇女对意外瘫痪的丈夫不抛弃,不放弃,悉心照料9年,从没有一句怨言。

遥观镇芳庄社区居民: 一点都不会大声说话,耐心好的不得了

遥观镇芳庄社区居民:不生病最好,只要有一个人不好,总归要有一个人在旁边照顾,一家人也不容易

徐华芬原本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丈夫帅气能干,女儿聪明可爱,生活本该就此朝着幸福的方向前进,然而2008年2月,丈夫赵福兴因为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中风入院,从此,徐华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年她45岁。

徐华芬:下班前他还在帮工人开会,他是车间主任,开完会他说站不起来,拿手机也拿不动了,打电话给我手机也掉在地上了,嘴里吐白沫

经过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赵福兴的视力、智力都开始退化,不仅不能张口说话,而且医生说,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

徐华芬:在重症监护室28天,身上插满了管子,鼻子里插满(管子),嘴里是呼吸器,喉咙口气管切断插管子,手上绑满了线,这种情况就觉得天塌下来了

家里的主心骨倒下了,花光了积蓄不说,出院后每个月的医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在当时,徐华芬的月收入只有几百元,一家人的日子瞬间跌入谷底。

徐华芬:回来之后我们也没到康复医院去,去康复医院也要钱的,自己锻炼锻炼,帮他弄弄手,一开始不会走,不会跨步,肌肉已经萎缩了,要两个人搀着,拿根绳子系好了,拉的

徐华芬默默挑起了全家沉重的生活担子,她对赵福兴说,哪怕你瘫上一辈子,我也会守护你一辈子,只要你活着,这个家就是完整的。

徐华芬:那个时候小孩还在念书,两个人都没有了收入,弄一个低保,(哭)我不支撑这个家就不全了,现在还能成一个家的

徐华芬是个乐观的人,她没有多提自己的辛苦,说起来都是轻描淡写,做起来却毫不含糊,把丈夫照顾得无微不至,请不起护工,徐华芬就自己慢慢研究病人护理技巧。

为了不让赵福兴关节肌肉萎缩,徐华芬坚持每天为丈夫按摩,闲下来,就陪着丈夫做康复运动。

徐华芬:他也一直很坚持,跟上班一样,吃了早饭就出去走,现在天热就早点起来,五点半出去走

壮年瘫痪的无奈与痛苦使赵福兴的情绪一度低落,在无法表达的情况下经常无名地发火,每当这个时候,徐华芬总会耐心和他沟通。

徐华芬:苦么,已经是这样的事情了,也只好面对,指望不了谁,只会一天一天好起来

一日三餐,徐华芬也总是变着花样做给丈夫吃,同时还要兼顾营养。

徐华芬:今天烧的药芹,放点肉丝在里面炒炒,药芹对高血压好,还有一个蔬菜是苋菜,还有一碗红烧肉,他不怎么吃肉,经常吃点鱼,早饭一碗粥一个馒头,还要喝一杯牛奶,有的时候是豆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徐华芬的精心护理下,赵福兴的身体恢复得越来越好,不仅能自己动手吃饭,还能一个人站起来走路了。

徐华芬:我一直在旁边跟着他,因为他有癫痫的,随时随地会发作,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会走路也要一个人跟着他

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白首不分离”需要巨大的勇气,不论时代怎样变迁,对爱情的忠贞,对家庭的责任,是中国人已经融入骨髓的气质,不会更改。

徐华芬:最好希望他一个人能自理,最好会讲话

徐华芬从来没有想到过要离开瘫痪的丈夫,虽然她没有说,但我知道,那是因为“爱情”和责任,这“爱情”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含蓄和坚持,不必轰轰烈烈,没有荡气回肠,只是默默地照顾你,陪着你,一天又一天,直到年华老去,你依然是我心中的那个他。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