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其中武术也是人们日常锻炼中重要的一项。而在牛塘镇上,有一家武道馆,每到周末,就有不少的孩子涌入馆里,开始拉筋劈叉,练功习武。
这个朝气蓬勃的武术方阵就是由牛塘武道馆里的孩子组成的,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样。而同样的场景,每周末都会在武道馆里上演。这些孩子都来自于牛塘镇的公办学校,平日学校学习功课,周末武道馆练习拳脚,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生活常态。
现场:馆长王大军亲自指导小队员
正在指导孩子劈叉的中年男子就是牛塘武道馆的馆长王大军。2003年,老家连云港的他从部队退役,来到武进牛塘打工。虽已退伍,王大军仍然保留了早起锻炼的习惯,再加上之前练就的双截棍功夫,让他结识了不少同道中人。
牛塘武道馆馆长 王大军:当时公园里也没有什么娱乐的活动,而且练武术的人也只是早上看到有几个人在练武术,也不多。如果遇到刮风下雨的时候连躲雨的地方都没有。
在大伙的建议下,王大军在2006年成立了镇双截棍俱乐部,经常参加区里组织的各项活动演出,慢慢得到了牛塘镇政府的认可,给他们提供了活动的场所。4年后王大军开办牛塘武道馆,真正将武术推广作为了自己的事业。
牛塘武道馆馆长 王大军: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普及跟推广,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武术,通过武术锻炼家长也比较认可,慢慢的很多家长就把孩子送到我们馆里来。
练武孩子家长:孩子嘛,强身健体还是蛮重要的。
记者:是他自己的意愿吗?
家长:他自己很愿意学的,像早上6点多钟他都愿意去学校里锻炼了。
练武孩子家长:他学了这个之后很少的生病了 反正非常的活泼。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存技能,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变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瑰宝。习武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磨练意志,培养品德。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没有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不能称得上习武之人。
区体育总会常务副秘书长 叶波:孩子通过练武术,……首先是培养他坚韧不拔不怕苦的精神,如果用到学习上也是非常好的,还有一个锻炼了自己的体格。
随着武道馆的规模不断扩大,王大军将目光投向了校园。牛塘镇所有的公办学校他都去进行了推广普及,而且效果很好,得到了校方的认可,先后将武术列为学生体育教学的必修内容。
卢家巷小学 武术老师 刘潇:生活上包括在操场上的纪律感觉比没练过武术的反应要快。对孩子也有帮助,对未来也有帮助的。
学校里普及推广,武道馆里拔尖提高,王大军用这样的模式培养出了一批批武术健儿,参加了许多市区级的大型演出比赛,收获颇丰。2011年,武术被区体育局定为“一镇一品”项目,2013年,武道馆代表队参与区“迎花博”群众大汇演。
区体育总会常务副秘书长 叶波:牛塘镇上发展的(比较好),因为有专人,就是王大军,他对于推广我区的武术跟镇一级牛塘镇的“一镇一品”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牛塘武道馆馆长 王大军:原来在牛塘镇上基本上没看到有几个孩子在锻炼,现在有上千个孩子在锻炼,虽然经济条件正在改善,但是我感觉我做的是一项公益的事业。
卢家巷小学 练武学生: 带我们翻侧空翻的时候就是慢慢的让我自己去尝试 (体会)怎么去翻
记者:练武的时候你觉得苦吗
练武学生:(摇头)
正如歌里唱的那样“胆似铁打骨如金刚”,希望武道精神能在牛塘这块已经注入武术血液的大地上继续发扬光大,并且辐射到整个常武地区,让更多的人锻炼体格、磨练心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