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选择西式婚礼,气氛更加浪漫唯美。当主婚人问到“无论对方富有或贫穷,健康或疾病,顺境或逆境,你是否还愿意相互扶持,患难与共,同甘共苦,成为终身的伴侣”,很多人都会大声的喊出“我愿意”。但是,当考验真正来临时,又有多少人能坚守当初的诺言,把爱延续呢?家住遥观镇通济村的董玉红就为我们谱写了这么一曲动人的赞歌,她用12载真情唤醒植物人丈夫,来看今天的生活超视。
董玉红:苹果都不会削了
董玉红的丈夫 张文平:苹果不会削
董玉红:你会削吗 /会啊,
董玉红:要不要给你削啊 /我来削好了
董玉红:原来苹果都是你削的啊 /老婆弄给我吃的,还好吗
董玉红:他说老婆弄给他吃的,他那个知道的,我不是弄给我自己吃的啊,我吃啦
张:你不好吃的啊,你要给我吃的啊,
董玉红:那一人一半好不好 /好好,一人一半,
董玉红:你怎么不弄点我吃吃, /你会弄你弄好了,我只会看电视
董玉红:哎呀,你啊只会看电视了。
每天下午,董玉红都要准备一点水果或点心给丈夫张文平吃。从对话中,大伙也能看出,张文平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有些异样,智商如同孩子一般。但是对于董玉红来说,丈夫能够坐在这里和她简单地对话,已经是老天开眼,全家人修来的福分了。因为10年前,张文平曾经被医生宣判为无可救药的植物人。
十年前的植物人,到如今从外貌看就和正常人一样,能自主吃东西,能走路,还能开口说话,跟人简单地交流,这中间究竟经历了些什么,才会发生如此神奇的转变?
1989年,董玉红和张文平经人介绍认识。刚开始交往处对象时,董玉红对张文平还不是特别的满意。
董玉红:以前都是骑自行车,我娘家在洪庄,他是通济,说是一个乡镇,等于是一个东,一个西,相差整个乡镇,贯穿整个乡镇,我们那边的田少,这边田多,我说不要干死的啊。我爸妈说这个人很好的,你不会吃亏的跟了他,我就处处看吧。
听了父母的劝告,董玉红才慢慢放下了心里的包袱,开始接受张文平。1993年,俩人结婚了,那年,董玉红23岁,张文平25岁。婚后一年,他们生下了可爱的儿子。
董玉红:他人很好,当时对我很好的,细微之处发现,以前我们结婚了之后,我每天上班,他早上会帮我带饭,要带菜的,他会帮我烧好,结婚了没多久,我出了车祸脚骨折了,他一直背着我上上下下的。
1998年,张文平辞掉厂里的工作,买了几台磨床回家,开始自己创业。两年后,董玉红也辞职回家帮忙,小两口把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夫妻之间的感情也日渐升温。
董玉红:干完活,他说我们两个人打一会羽毛球吧,有时候干了几天,他说我带你出去逛逛吧,到超市买点吃的吧,他会很细致,想得周到,出去送货了,我在家干活,他会把点心带回来,我在干活手脏的,他拿着筷子夹给你吃,很细心,一般男人也做不到,就是家里地板脏了他会拖,过年的时候打扫卫生都会的。
然而,一场飞来横祸却彻底打碎了这样幸福美满的生活。2004年3月19日,张文平骑着电动三轮车去东南陶瓷城买材料,途中被一辆卡车撞倒,驾驶员逃逸,张文平陷入昏迷,被送往医院救治。
董玉红:一到医院,医生说没用了,双侧瞳孔已经放大了,你们就不要看了,当时我说,医生,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死马当活马医,不可能放弃的,因为太年轻了,他36岁,他说救好,最好的结果不是死在手术台就是植物人。
这样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董玉红顿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但是很快她又挺直了腰杆,公公婆婆年纪大了,儿子还没长大,自己不能再垮下。
董玉红:当时我们都在手术室外面,我婆婆她说还有一个小孩在家,小孩才六年级,一个人在家,我婆婆公公都在医院里。我5点多回来筹钱,先把那个准备还债的钱先送到医院,后来再向亲戚朋友借的,我说先救了再说吧,不管什么结果,我都接受,放弃了,我会后悔一辈子。
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了37天后,医生都劝说董玉红放弃治疗,最终最理想的结果也是变成植物人,会害苦了她的一生。
董玉红:看病花掉16万的时候,医生都觉得没希望,医生一直回我们,你们回家吧,我们没本事了,你们回家养养吧,那时我公公婆婆也哭了,说哎呀,我们回家吧,借钱也借不到了,我就不肯放他手,我说我们都花了16万了,还怎么回家啊,回家就是等死,回家可能一个星期就会死的。
在医院煎熬的那段日子里,董玉红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和丈夫在一起幸福恩爱的生活片段。她暗自下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让丈夫继续治疗下去。
董玉红:都是我的客户他们也借钱给我,说你这个钱不要急着还,就当我们赌钱输了一样,先给你看病,因为他人缘好,他的朋友也都帮忙的。
可就算是这样艰难地守护着丈夫,还是免不了会遭来流言蜚语。
董玉红:当时村上人都不抱希望,都说这个家肯定垮了,媳妇么带着孙子去改嫁,这个债也还不清了,我就跟我婆婆说,我说妈我一定帮你争口气,我一定要帮你把这个家撑起来,不要给人家看低了,我说人在做,天在看。
多少个不眠之夜,无数次痛哭流涕,痛苦之后,董玉红选择了坚强。一副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住院5个多月后,张文平出院了,开始了漫长的康复之路。
董玉红:就是放他喜欢听的歌,给他讲故事,给他按摩,每天给他手脚按摩几百下,两个小时翻一次身,那时候他睡床上,我们就睡地上的,睡了半年地上。
12年里,董玉红从来没睡过一个整夜觉,常常一夜要起来五六趟,吸痰、倒尿,她从来不敢有一丝马虎。慢慢地,在董玉红的悉心照料下,丈夫的情况有了好转。
董玉红:有一次,我们村上人来看他,他居然叫出名字了,我欣喜若狂了,我说苍天有眼了,花了这么多的代价。
之后,董玉红对丈夫的康复更是充满了希望。每天准备不同的营养餐,想尽办法去帮张文平活动四肢,恢复站立和行走能力。
董玉红:叫他坐轮椅,他也坐不了,我们就用板两边压着,用布条绑着,他坐着坐着还躺下去的,喂饭的话,喂着喂着,他又睡着了,后来他能慢慢坐直了,我们就扶着把他顶在墙上,跟我婆婆站两边,推好他,慢慢地他能站半分钟了,再训练训练,后来能够站直一点,我们就两个人扶着他,一边一个架着他,用很宽的布条放在他脚下,一边挪这个脚,一边挪那个脚,慢慢学走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张文平能够自己吃饭、走路、讲话。董玉红用12年的艰辛,诠释了“你若不离,我便不弃”的最美爱情。
董玉红的邻居:挺恩爱的,他老婆挺好的,她老婆不离不弃的,伺候他到这个程度可以了,现在确实恢复得不错,应该说都是他老婆的功劳吧。
董玉红婆婆 洑秀玉:好得不得了,这个就是她父母教育得好,那个时候我儿子健康的时候,他们夫妻间好得不得了,细心的很,要帮他洗啊弄啊,全部是她弄的,我们只好稍微看看。
董玉红:他阿姨也劝我的,找一个吧,我说不放弃的。他前十几年对我那么好,我就用我后半辈子来回馈他吧。
记者:老婆对你好不好
张文平:好的啊,
记者:打分打几分啊 /100分了,100分总好了吧
董玉红:100分,满分的啊, /对,100分满分够了吧。
回想这十几年,董玉红感慨万千。是什么力量支撑她一路走下来,帮助植物人丈夫康复成如今的状态,董玉红淡淡地说:“因为他对我实在太好,我不忍心不管他,更不忍心离他而去。如今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希望今后一家人能够永远幸福地在一起。”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简单的话语,却需要巨大的勇气。真正的爱情,不需要山盟海誓。默默的付出,是一种责任,更是爱。董玉红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证明,相濡以沫的爱情就在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