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每天的生活中,我们都会产生许多生活垃圾,废纸、塑料袋、瓜皮果壳等等,在我们的小区门口或是中心城区的主干道、商场等各个地方都放置了分类收集的垃圾箱,但如果仔细看看,里面是什么垃圾都有,根本没有进行分类。为了倡导市民将垃圾分类投放,去年,我们武进就已经在部分小区进行试点,那一年下来,情况如何,我们一起去看看。
现场 连线记者 王添:去年我们武进中心城区 就对11个小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试点 那我现在所在的天隽峰 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可以看到 我身后的是个垃圾箱 除了按照颜色进行不同的分类之外 上面还配有专门的解说宣传板 既然有如此详细的说明 我们来看一下实施的情况如何 这个就是可回收的垃圾箱 里面都是一些废弃的餐巾纸和厨房的垃圾 很明显 这就是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投放
同期声 居民:下楼去买菜就把盖子一开 扔进去
居民:硬板纸 可乐瓶可以去卖钱 扔掉就有人收走了 垃圾车收掉的垃圾都是没有用的
居民:我是分好了下来的 所以我厨房间有两个桶 一个桶里放一些袋子啊之类的 另一个桶里放一些菜的垃圾
居民:那个拖拉机车来了之后还是一起装装的 我们倒分得挺好 实际上他没有做到 他的车要分三个 有可利用的 有不可利用的 还有有毒的 三个车要分开来装
配音:记者在多个垃圾投放点进行观察,居民在扔垃圾时,绝大多数都是一扔了之,对垃圾桶上的分类标准视若无睹,使得一些居民做了垃圾分类,也是徒劳无功。而垃圾清运车在回收时,也直接将垃圾混在了一起,没有进行精细化处理。另外,各小区还存在大量的“拾荒大军”,只要垃圾桶里有塑料瓶、硬板纸等可回收的垃圾,很快就会被拾走。
同期声 区环卫处 综合科科长 李飞:一个是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够 市民分类投放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 不少市民怕麻烦 不愿意从源头进行垃圾分类 第二是资金短缺 环卫工人没有垃圾分类的专项资金 在推动的过程中间 很难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第三是体系尚未完善 我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才刚刚起步 垃圾分类体系的建设 还处于从无到有的过程
武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扩面
配音:可以说,一年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效果并不明显。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日产量在快速增长。去年,我区生活垃圾总量达到了56.2万吨,平均每天产生1700吨左右的生活垃圾。而推进垃圾分类,不仅能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量,又能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从今年的6月份开始到年底,我区将扩大试点,完成68家企事业单位、25个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建设,农村完成13个行政村、1个集镇区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同期声 区环卫处 综合科科长 李飞:通过扩大分类的试点面 从原来的住宅小区扩展到企事业单位 到农村 进一步强化了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力度 目前我们前期的相关准备工作基本到位 我们垃圾分类的标识和宣传标语已经正式向社会推广
配音: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识是以“武进”英文首字母缩写组合成造型,以红蓝灰三个基本色寓意垃圾三分类的方式,在不同的区域,分类标准也有所不同,在居民小区和企事业单位,是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那对于这一标准,居民是否了解呢?
同期声 居民1:厨房垃圾一般都是不可回收的 饮料瓶硬纸板一般都是可以回收的
居民2:除了硬板纸就是垃圾了吧
记者:玻璃是可回收的还是不可回收的
居民3:玻璃不可以回收……金属可以回收的
居民4:碎玻璃现在应该是有技术可以回收的……普通的干电池应该是要有专门的企业来回收的 因为它对空气水质都有污染
配音:可回收物主要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弃物,像金属、玻璃等都可以回收,需要注意的是,像废电池、废日用化学品等含有害物质的废弃物都属于有害垃圾,而普通干电池只是属于其他垃圾。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市民先分类,后续一条龙都是政府工程——垃圾运输、回收、清运和最终处理,一个环节都不能落下,从财力支持到流程建设,都应该及时跟上。
同期声 区环卫处 综合科科长 李飞:垃圾分类工作光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 这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还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 提高垃圾分类意识 源头上将垃圾分类投放 让我们一起推进垃圾分类 共建精彩武进
演播室:连线微评:垃圾分类任重道远 需“多管齐下”
生活就会产生垃圾,没有垃圾,就不叫生活。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让垃圾真正分类,我们的生活才有文明的意义。但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个漫长的观念树立和习惯培养的过程,从国外的经验看,一般需要经历数十年,这个过程中,需要宣传、激励和约束的手段“多管齐下”。只有让大家更新理念,思想才能跟进,行动才能自觉。应该说这是一道坎,但是坎再高,也要努力想办法迈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