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城乡间,感念乡土情,在工地打工,用手机写作,这就是“打工作家”刘见龙创作生涯的真实写照。今天呢,他也在常州举办了一场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市文联、市作家协会以及业余文学爱好者等60多人参与了现场交流。
上午9点,刘见龙的新著《种梅文丛》首发式在他从业的路劲某建设工地举行,该书共有四册,内容涉及故土乡情、打工经历。市作协主席胡军生、庐江县文联主席王升出席首发仪式。
刘见龙从安徽庐江来常打工,二十多年文学创作的灵感源自生活。由于常年漂泊城市与农村,了解故土与他乡的异同,他才能将所见所闻,所感所念融入自身情感,写进作品中。
“打工作家” 刘见龙:主题就是乡情 友情 亲情和基层打工群体的生活状态 因为我作为打工者的一员 我觉得我们本身的生活虽然和泥土一样的卑微 但是我们要保留我们精神上的高贵和我们的存在感
江苏作家协会会员 李歆生:不管他的散文也好 新诗也好 包括他的古体诗 我觉得最大的特点就是质朴 很接地气 我就希望他在以后的漂泊工作生活中 好好的梳理自己的文学创作理念 在以后的文学生涯中 对文学的理解更深一点 用他敏感 细腻的笔触 深深的植入火热的社会生活当中去
文学的本质是融入情感的生活写照,而刘见龙的乡土文学,一如既往的呼唤传统的回归和质朴情怀的坚守,希望以后呢,类似的作家和作品能越来越多,也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文学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