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月开始,我区公办初中陆续开始招生预登记,今年中心城区五所公办初中总共将招收3100名小升初学生,这中间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呢?来看记者王晓的报道。
新市民张秀祖籍南通,2014年在湖塘的聚湖雅苑买了房子,今年啊,儿子小学毕业了,为了在施教区内的湖塘桥初级中学读书,她在几天前把儿子的户口迁了过来。
家长 张秀:今天带了房产证、户口,还有其它一些材料,小孩子读书是大事情啊。
家长:现在小孩子都只有一个,要尽量为他们创造更好的上学条件。
按照政策,公办初中招生一般都要求在学区范围内,房产证和户口双证一致。以湖塘桥初中为例,7月2号家长到校进行预登记,7月10号公布入学新生名单,今年共招收初一新生700人,分14个班,招生规模比往年有所减少,而省前中附属人民路初中的预登记则安排在7月12号,初一新生将在省前中校内过渡,计划招收8个班,约400名新生。因为初中阶段还属于义务教育,目前对一些特殊情况,也有特殊的处理方式。
湖塘桥初级中学副校长 金麟:有一些家长房产证和户口不一致,比如房产证在这个学区,户口又在另一个学区,这种要根据实际情况,由教育局进行统一调配。
这种统一调配,主要还是看各所初中招收符合条件学生后的剩余学额,另外,从2014年开始,中心城区的5所公办初中除了接收施教区内双证一致的学生,如有空余学位,也将进行流动人口子女的积分入学。
区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 庄骅:今年淹城初中,马杭初中,鸣凰中学,合计共拿出来1100个积分学位。其中整个中心城区的公办初中学位是3100个。流动人口的积分学位占比是35%左右,这个力度还是很大的。
据区教育局统计,今年中心城区14所公办小学的毕业人数比去年增加了537人,除了依靠筹建人民路初中缓解部分学位矛盾,区教育局也要求各公办初中充分挖掘资源来增加学位。而相比城区,乡镇流动人口没有那么聚集,教育资源的紧张程度也稍有不同,因此,乡镇公办初中并不实行积分入学,仍然是按照流动人口子女在常就读的四项条件来进行招生。
区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 庄骅:要有一年以上的赞助,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符合国家计划生育相关政策的一个证明材料,最后是有原籍的户口。那公办初中在招收完前面讲的房产户口两证一致的本地户籍人口之后,要用最大的能力和容量来吸纳流动人口。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教育资源紧张的状况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家长们除了多关注学区内学校的招生情况,适当了解一下当地的教育规划和政策也是很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