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常州地铁一号线公布四套方案,针对外观和内饰公开征集市民意见,经过一个多月的投票,如今方案正式出炉,一起来关注下。
按照国际标准,地铁的车型一般有A、B、C三种类型,分别代表着大、中、小三种体形。考虑到客流量和运营成本等,常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选择了B型车,列车有6节车厢,总长约119.9米,车体最宽处达2.9米,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最大载客量将达到2062人,相当于20多辆公交车能够装载的乘客数量。而外观和内饰的最终确定方案,分别为常州之星A和科技与幻想A。
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机电设备处副处长 高爽:一共有将近12000名市民参与投票,这个方案基本也是众望所归。常州之星A这个方案是有42%的市民选。科技与幻想A这个方案有41%的市民选。常州之星A这个方案的细节做得是最精致的。它的流线型和金属的质感极具线条感,体现出龙城的形象,体现出了龙城的文化气息。科技与幻想A是灰蓝色的色调,空间的层次很清晰。我觉得市民选中这个方案也是因为这个方案带来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今年下半年,生产单位将按照这套外观和内饰方案完成模型车生产,并进一步优化方案。之后,再按照确定好的模型车方案进行首列车生产制造,预计将在2018年上半年运抵常州百丈车辆段。随着我市地铁1号线建设的顺利推进,沿线29个站点中已经有24个地下车站完成了主体结构的施工,其中聚湖路站、延政大道站、河海大学站、北郊中学站等已经恢复主车道通行。
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机电设备处副处长 高爽:占用的主干道正在陆续的恢复当中,到年底的话,大部分占用的主干道会恢复通行,盾构掘进已经达到了95%,车站的主体是大部分车站已经基本完成了。下一步大的工作就是铺轨工作了。
随着地铁外观和内饰方案的敲定,常州的第一条地铁线离我们又近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