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常州市救助站帮助一位在外流浪的男子找到了家人,这找人的过程之前坚持了十年,却没有结果,而通过互联网+的方式,短短几个小时就实现了。
现场:常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与流浪人员晓东交流
晓东出生于1986年,2007年4月24日,他只身一人出现在了郑陆街头,因为有智力残疾,路人报警后,郑陆派出所的民警把他送到了常州市救助站,在这十年里,为了帮他找到家人,救助站尝试了各种途径和办法,而他也被安置在了常州市福利院。
同期声:常州市救助站管理科科长 黄继忠:因为他说不清楚地址,我们只能凭口音判断,也带着他到郑陆那边找过,后来还去过江阴那边,但是一直没有找到。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去年,2016年7月4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和今日头条网络平台签署合作寻亲协议,由今日头条通过精准的地域推送技术,把来自全国各地救助站的寻亲信息推送给用户,而常州市救助站也把晓东的信息发到后台,短短几个小时之后,他的家人就打来了电话。
同期声:常州市救助站救助科科长 谢磊:发送之后呢,家人看到了信息,主动与我们联系。
记者从常州市救助站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救助站共救助986人,其中90%是能说清家庭地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会在两三天内帮助他们找到家人并实现返乡,剩下10%则患有精神疾病、智力障碍、或者是聋哑人,由于无法提供有效地址信息,找到家人的难度很大,但是现在通过今日头条平台实现精准推送,寻求的几率大大提高。
同期声:常州市救助站管理科科长 黄继忠:通过今日头条能精准推送到某个区域,比如口音像贵州的,就能推送给贵州的用户。
同期声:常州市救助站救助科科长 谢磊:去年以来,我们在网上发布了20个流浪人员信息,其中有12个都找到了家人,以前一个疑难流浪人员可能平均下来要一个礼拜才能找到家人,现在通过今日头条平均五个小时就能找到了。
通过互联网+渠道,对流浪乞讨人员实现精准救助,不仅大大提高了救助效率,而且也能尽早帮助他们与家人团聚,科技的进步令人鼓舞,救助工作的创新也值得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