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王晓雄:垃圾山上的挖掘机“战士”

时间:2017-07-13 19:49:03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入夏以来,不宜保存的剩菜剩饭、瓜果蔬菜皮囊等含水量大的垃圾不断增多,而这些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都会进行集中焚烧或者填埋,随着气温升高,垃圾数量的增加以及异味的加重,也使得填埋工作变得更加辛苦。在常州垃圾填埋场,有一位小伙子,每天与垃圾为伴,没有嫌脏怕累、反而热爱着这份工作,而且一干就是十四年,他就是“最美城管人”王晓雄。
市民扔垃圾、垃圾车拖运垃圾、车辆开往山上、挖掘机作业
在雪堰夹山脚下,有一个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这是常州最大的填埋场,承担着全市近三分之一生活垃圾的处理任务。放眼望去,填埋场上堆满了各种垃圾,已经处理过的垃圾都被遮挡了起来,而每隔十几分钟,还会有新的垃圾送过来。记者还没走进填埋区,就闻到了阵阵酸臭味,挖掘机工人王晓雄对周边的环境视若无睹,熟练地操作着挖掘机,将垃圾平整、填埋。
王晓雄:刚开始来肯定不会适应 喉咙痒 恶心呕吐 最严重的饭也吃不下 那时老婆刚生孩子 没人照应 有时这边加班加的很晚 回去也晚 没有照应 家人也极力反对的 说你一回来身上很臭很臭 洗了澡怎么身上还很臭呢
王晓雄今年35岁,2003年就进入了填埋场工作,跟着师傅学开挖掘机,在生活垃圾填埋场,挖沟、筑坝、修坡、整平,每一个环节都少不了挖掘机。王晓雄技术熟练,一干就是14年,而刚开始工作那会,每天和垃圾零距离接触,身上都是令人作呕的气味,妻子孙晓雯曾多次让他换工作。
王晓雄妻子 孙晓雯:刚开始去刺鼻的味道肯定难闻的 我捂着鼻子走过去 环境不好对身体也有影响 别人看是开挖机的很吃香 但是一直坐好了不动 腰肯定也受不了 回来的时候这里疼那里疼 腰疼的 有的时候 加班值班很晚回来 有时不回来 住单位里面 陪小孩的时间也很少 肯定也让他换工作
开挖掘机是一门技术活,不仅抢手,挣钱也不少,但在垃圾填埋场工作,每个月拿到手的,三千元都不到,王晓雄驾驶技术好,不少人都劝他改行,可他不为所动,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始终坚守在工作第一线,单位有什么事他也是主动请缨。
常州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副主任 沈文辉:礼拜六礼拜天的时候 任务还在 也不是他值班 但是现场加油需要的话 打个电话他立马就来了
王晓雄:我们加油的师傅 在常州新北区的 离这里四五十公里的 总不能让他这么远赶过来 我这边靠家近 反正有什么事 单位需要我的时候 我肯定第一时间赶过来
去年5月份,填埋场的垃圾量长期处于高位,加上灾害性天气频发,导致中心渗滤液库存压力极大,为此,中心决定开挖一个临时调节池。填埋场只有两名挖掘机驾驶员,当时还在发烧的王晓雄主动要求加班,提前完成了工作,使中心在渗滤液存放问题上顺利扛过了黄梅雨季。
常州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 副主任 沈文辉:因为雨量特别大 所以我们当时为了保障我们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 在我们作业区临时开挖了调节池 储放量很大 大概一万多方 我们王晓雄同志主动开挖 一天睡了三四个小时 大概坚持了有十天左右
近三个月来,填埋场每天处理的生活垃圾在1300吨左右,比往常要多出三四百吨,王晓雄和工友们每天早晨4点就到工作区,承受着烈日高温和高垃圾量的双重压力,完成垃圾填埋工作。
王晓雄:夏天的话 垃圾量又多 我们处理起来时间也长 在上面的话反正臭味是有的 环境毕竟不好 干了活浑身大汗淋漓 这边一线工人确实是苦 但也需要人做 我也挺喜欢这份事业 热爱挖掘机操作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垃圾桶或者垃圾站旁边待上几分钟,会是什么反应,恐怕很多人都会捂着鼻子跑开,而王晓雄每天要和上千吨的垃圾在一起,忍受高温和恶劣的气味,确实值得我们尊敬,他说希望尽自己的努力,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减少垃圾量。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