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破纪录 能否人工降雨?
自7月12日入伏以来,我市已连续14天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从22号开始,最高气温更是了突破40℃,并且呈持续性。截至23日17时,今年,咱们常州最高气温为40.6℃,已经刷新了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同期声:常州市气象台副台长 雷正翠: 温度已经破了历史记录了 之前保持的历史记录是13年的40.1℃ (今年)黄色预警信号一共发了7次 橙色发了1次 红色的话 最近连续三天发的都是红色
既然热成这样,气象部门能否考虑人工降雨,让酷暑中的城市“缓一口气”呢?常州气象台副台长雷正翠表示,这一想法听上去很美,但实际操作上并没那么简单。
同期声:常州市气象台副台长 雷正翠: 如果要产生降雨的话 一般要具备三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水汽的条件 第二个就是上升运动的条件 它会把空气中的水汽抬升到高空 然后凝结成云 必须要有天气系统的配合 比如像高空槽 还有切变线 还有低涡等等 那么这个时候还需要第三个条件 还需要一定的凝结合
人工降雨呢是采用飞机作业的方式在云层中施放焰弹和燃烧丙酮碘化银溶液,促使云滴向雨滴转化,让大气中更多的云水转化为地面降水。但最近的天气,晴热高温,连云都少了不少,水汽也不充分,就没办法人工降雨啦。
同期声:常州市气象台副台长 雷正翠: 人工增雨应该说会有一个短暂的降温效果 但是由于大范围高温天气的 你这个地方的温度下来之后 但是周围其他地方的温度还是很高的 所以人工增雨的效果对降温来说 还是很有限的
之前呢,常州气象台因为干旱进行过人工降雨,但因为高温而实施人工降雨的先例从来没有过,不过啊,今年的高温天也确实是难熬,根据气象预报,月底前气温有望回落,大伙再熬熬吧。
气温高低与用电负荷呈正相关关系。昨天,江苏电网负荷突破一亿千瓦,位列全国第一,而进入高温天之后,我市的用电负荷也居高不下,一再刷新历史最高记录。
常州市用电负荷创新高
今天我市迎来第14个高温天,上午市气象台再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最高温度再次达到40度。连日的高温让市民直呼吃不消,空调成了每个人避暑的必备,使用率大大提高。
同期声:市民:一般能够坚持 我不要开空调 开了不舒服 今年吃不消 今年真的太热,今年电风扇吹了根本没用 小空调开到天亮;
市民:今年用的多 往年只要晚上开开 中午稍微开开就好了 现在早晨起来就要开空调 一般早晨到4点多钟再关掉 到了8点多钟 9点钟又要开了
记者从常州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了解到,进入高温天后,全市包括金坛、溧阳的用电负荷一再攀升,到昨天中午10:43分达到771.2万千瓦,年内三度创下历史最高。而常武地区今天中午10:22创下历史最高,达到607万千瓦。
同期声:常州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地区调度班班长 黄科:为确保迎峰度夏,常州供电公司全面加强对电力设备的巡视和消缺工作,密切关注负荷变动情况,充分利用电网结构、优化调整电网运行方式,缓解电网设备重案、过载情况。有1000人的应急抢修队伍时刻待命,确保抢修工作有序运行。
随着用电负荷的攀升,最近电网报修也在增多,不过得益于电网设施的提升和配网自动化的改造,相比往年高温期间还是有所下降。从7月17日到24日,供电公司共接到报修电话1897起,比去年高温时段的2723起,降低了30%,其中50%还是居民内部电网存在故障。对此,供电公司提醒广大市民,用电高峰时期,更要注意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
同期声:常州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地区调度班班长 黄科:(大意)尽量把空调开到26度以上,省电,对人体的舒适度也高;大功率的家电要错开使用;此外,夏天流汗多,避免汗手接触电源等。
最近中暑进医院的新闻频发,不少人就调侃了,说你愿意多花钱用电,还是多花钱住院。空调降温自然需要,不过也要注意适度,用电高峰期,咱们更要学会科学用电。
连日高温超过40度,为了保障街头流浪人员得到及时救助,杜绝中暑、伤亡等事件发生,常州市救助站在近日开展了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
常州市救助站开展“清凉救助”
昨天下午,常州市救助站在市区开展巡查,南大街是流浪乞讨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救助人员也在人民公园旁的地道里发现了一名流浪乞讨的老太太,她自称是安徽蒙城人,今年78岁,六年前儿子出车祸身亡,媳妇出走,只留下11岁的孙子与她相依为命,不得已才开始了乞讨之路。
同期声:常州市救助站管理科 刘庆林:需不需要帮助啊,这个天太热了。
同期声:乞讨人员:……
看到救助人员,乞讨老太准备收拾东西离开,据了解,这名老太已经在市区乞讨多年,而她所写的身世也是为了博取同情假造的。因为拒绝救助,工作人员只能将她劝离乞讨现场,之后呢,救助人员继续开展巡查,并在南大街步行街发现一名流浪人员,由于患有精神疾病,救助人员无法与其正常交流,只能给他提供冰矿泉水降温。而另一位耍猴的乞讨人员则在救助人员走近时快速收拾东西离开了现场。
现场:救助人员追耍猴人
同期声:常州市救助站管理科 刘庆林:师傅要不要救助啊。
同期声:乞讨人员:……(掉头就走)
据了解,当气温上升到35度以上时,常州市救助站就将开启夏季救助应急预案,从7月12号开始,每天下午一点半到四点半,晚上八点到十点,救助人员都会上街开展巡查救助。不过由于职业乞丐占到流浪乞讨人员的百分之九十,他们大都不愿意接受救助,按照自愿救助的原则,工作人员只能进行劝离。
同期声:常州市救助站管理科 刘庆林:我们只能用口头表达,好言相劝,劝导他们离开。天气比较熱,给他们送点矿泉水,清凉油,龙虎丹这些,尽可能力所能及的一些帮助。
同期声:常州市救助站救助科科长 谢磊:也已经开展了十多天,目前已经救助了100多人次,劝导为主,劝他进站。我们在救助过程中发现突发疾病的,需要就医治疗的,我们就先救治再救助。
当天一同参与救助巡查的,还有钟楼区双桂坊社区、西瀛里社区、安阳社区的三位老年志愿者,其中一位张凤英老人今年已经70岁了,虽然天气酷热,但是老太太说了,最近常州市将迎接文明城市复查,他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美化城市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同期声:南大街街道西瀛里社区志愿者 张凤英:自己热得气都透不出。一定要做好,我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好。这也是我们对社会的贡献。
持续高温,让户外救助强度变大,但正是有了救助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们默默的付出,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流浪人员发生意外,也能让市容市貌变得更好,向他们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