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经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可以想象自行车当初有多么辉煌,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称谓慢慢变得名不符实,而以往满大街都能看到的自行车修理工也越来越少,那么他们现在的生活又有哪些变化呢?来看今天的生活超视。
一段修车的画面 (字幕:湖塘花东街)
他叫崔井超,53岁,从河南来常州已经15年了,这15年里,他只从事了一份职业,那就是自行车修理工。
自行车修理工 崔井超:我们那时候刚来的时候 (修的车)多得不得了 记者:一天大概能修多少 自行车修理工 崔井超:一天呀 怎么说呢 反正跟出去打工挣得差不多。
崔井超说,那时儿子才12岁,自己也没有别的手艺能养家糊口,修车是门经验活,接触的车多了,自然就摸索出门道。有了经验,也知道最缺哪些零部件,修车铺里也常常备着这些零件、工具,颇有点五金店的味道。附近人家有需要的,也会找上门借用一下。靠着这个职业,他撑起了一个家。
自行车修理工 崔井超:大车件只要不是撞的什么 一般都不出问题 主要就是轮胎上的问题 只要骑这个自行车 总归有出现问题的时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马路越来越宽,交通工具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崔师傅的修车摊位于老小区,虽然周边自行车保有量比较多,但是前几年开始生意也惨淡了。
自行车修理工 崔井超:买了小轿车了 买了电动车了 自行车越来越少 好多都不干了 以前我们这一片有好多 现在这一片只有我自己了 我在这里租一套房子 一年光房租就一万二 加上水电费 将近两万元钱 修鞋子带配钥匙 我还有一部缝纫机 换拉链啊 修裤子啊 所以我干几个行当 勉强才能维持 但凡是修车铺,大多兼职着多项业务,尽管艰难维持,崔井超却没想着改行,他说儿子已经长大成家,自己的任务也算完成了,现在守着这个修车摊只打算挣点零花钱,另外他还回收了些废旧自行车,修好后低价卖给需要的人。如今,城市里像这样的自行车修理铺已经很少了,不过不少电动车售后也兼职修理自行车。
画面:公共自行车受欢迎
从去年开始,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改变着大家的出行习惯。自行车在用新的方式回归。而同时,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损坏的情况也不少,维修工自然也就不可或缺。
武进公共自行车运营经理 陆科峰:包括自然的损耗 然后市民的破坏 还有这种类似私自上锁这种情况非常多 这个本来一个很好的坐垫 用刀片划一个损伤 目前的话大概有将近200多辆车已经入仓库 有150多辆车已经出库 目前仓库大概还暂存50多辆坏车。
投入运营一年多来,自行车损耗也出现了高峰。56岁的杨希平最近一直在忙着修理这些或自然损耗、或人为破坏的自行车。他说,20世纪90年代,自己就是一名自行车修理工,在街头修车被人瞧不起,如今这份职业却给了他一份尊严和稳定的生活。
自行车修理工 杨希平:从去年 2016年2月份到这里来修的 看车坏的怎么样 如果坏得多 一天只能修十四 五辆 如果小件 像这些链子坏了 刹车坏了 那能修十七八辆 包括三险五金 是两千九百多元钱(一个月)
武进公共自行车运营经理 陆科峰:现在修车师傅越来越少 所以说我们也是花了好多的力气 到外面去找 从目前来说 杨师傅去年被评为了优秀员工 我们也会陆续对员工进行技术和维修技巧的一些培训 让员工都能参与到自行车维修上来。
黑场过渡 骑行族
今年6月中旬,太湖沿岸进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比赛:24小时环太湖认证赛,3000名骑行爱好者风雨无阻,一起竞技。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寻求更多的兴趣爱好,骑行就是其中的一项,尤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安徽人王林以卖二手汽车为生,然而他自己的交通工具却是一辆自行车。
骑行爱好者 王林:买的时候是3000多一点吧 感觉质量好 我这个车朋友骑 经常摔摔碰碰 而且腿部肌肉啊 全身都可以锻炼的。
通过长年的骑行,王林拥有了较好的体质和身材。这一次来捷安特专卖店,是为了维修这个“老伙伴”。
骑行爱好者 王林:变速器有点老了 他们挺好的 有时候换小零件 修修弄弄都不收钱 服务又特别好 又客气
刘斌是专卖店的修理工,不过在这里,他有新的称呼,叫做技师。与普通的修理工相比,他们更专业,也更懂得与客户交流。刘斌说,如今自行车对于很多人来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了。
捷安特专卖店技师 刘斌:十年前的话 自行车只不过是代步工具 而且功能性比较单一 而现在有其他的 比如变速啊 重量啊 外形啊 甚至功能性专业性也会比以前更好 代步是其中之一 当然还有其他的功能 比如说跟自己的小伙伴出去玩 跟自己社会地位相等 或差不多的社会人群组成一个平台 作为一个社交的平台。
而这些自行车的价格也不菲,少则千把块,多则上万,这就意味着一旦发生故障,需要更专业的人来对它们进行维修。
捷安特专卖店技师 刘斌:技师的话 有专门的证书 让整个行业去认证 有这个证书之后 我们才可以上岗 它是有一定的时间积累的 不是随便就可以上这个岗位的
对于36岁的刘斌来说,这不仅是他的职业,更是事业,自行车上的每个零件,他都烂熟于胸,哪里出现了问题,很快就能找到症结所在,正因为对于自行车的熟悉,客户们也更相信他们的意见,所以除了修理工作,他们往往还要参与到销售中,也因此,他们的工资要比普通白领高出不少。
交通工具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离不开自行车这种简单朴实的代步工具。小巷里的修车老师傅专注的背影为市民带来便捷,共享单车运维人员为市民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烦恼,自行车技师为骑行爱好者提供专业的保护……自行车修理工这门老行当,随着时代的变化,正在散发出新的生命力。
老行当跟我们的怀旧心理紧紧相连,我们总是舍不得它们那么快退出历史舞台,像公交售票员、BB机寻呼员等已经逐渐成为时代的记忆,但还有许多老行当,在新的时代,适应新的要求,获得新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