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荆美芳:一针一线巧“绘”图

时间:2017-08-19 19:55:22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刺绣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已有4000年的历史,早在《诗经》中就有“素衣朱绣”之说。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秀”,江苏的“苏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大家熟知的乱针绣就是“苏绣”的一种创新针法,而常州还有一位了不得的绣娘,她自创的Z字型针法和原创作品赢得美誉无数。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刺绣手艺人,荆美芳。

银针在手中翻飞游走,丝线翩翩起舞,优美的线条加上斑斓色彩的演绎,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刺绣作品在丝绸上跃然而出。今年39岁的荆美芳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从事刺绣已有14年。在荆美芳的工作室里放着几幅她的得意作品,这些作品都曾获得大奖,进门处的屏风就是其中一件,名为《自游自在》,绣着三条大小不一的金鱼,逼真的画面,仿佛能看到鱼在水中游的动感。

荆美芳:像绣制这样一件作品的话,它的工艺难度是非常高的,首先它是一个双面绣,一次完成正反两面一模一样的作品,其次为了表现这个鱼的轻盈飘逸的质感,它的尾部用到了我们刺绣里面,蚕丝的最小单位,称之为毫,就是一根线的160分之一,用毫线来绣的,所以你看,这个作品就飘起来了,它的尾巴晶莹剔透,在撇线上是非常耗时间和功力的。。这幅作品从设计稿,到完成装裱,用了两年的时间。

说起为何会和刺绣结缘,荆美芳回忆起童年时母亲穿针引线的画面,她说那应该算是刺绣的启蒙“教育”吧。

荆美芳:我小时候经常看到我妈做刺绣,我们会绣一些,像我们经常穿的鞋啊,特别小的时候带的小帽子,都是她自己动手绣的,还有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我们家床头的帐栏,都是我们绣的,绣的那种牵藤的花,特别漂亮,但是没有想过自己会做职业刺绣人

高中毕业后,荆美芳到广州学习美术。一次,她和几个朋友结伴去苏州旅行,在苏绣发源地——镇湖,一群绣娘在湖边刺绣的壮观场面让荆美芳很是触动,回想起了小时候母亲在烛光下刺绣的动人场景。于是,她毅然决定留在苏州拜师学艺,学习苏绣。

荆美芳:那个时候没有培训班,找了一个年纪比较大的阿姨,说我能跟你学这个吗?我说你能教我吗?她说我也不会教啊,你要学的话,就坐在我旁边学好了,然后我就也弄了一块绷架,上了一个底稿,跟着她在那学。

众所周知,苏绣作品重视细节的表现,唯有柔韧至极的蚕丝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因此,劈线是创作苏绣作品避不开的一道精细工艺,也是一个绣娘必须要学会的基本技能。

荆美芳:就是一根线可以分出几分之几,或者是几十分之几来进行绣制画面,画面可以做到该粗的地方粗,该细的地方细,这样的画面出来就有种艺术的味道。

由于从小对刺绣耳濡目染,再加上极高的悟性,不到半年的功夫,荆美芳就能自己独立完成刺绣作品。学成之后,她又回到广州,开设了刺绣禅修院。

荆美芳:因为广州那个城市,它的压力和节奏都特别的快,有很多人在工作之余都在寻找一些减压的方式,当时特别流行的就是瑜伽。。。然后我想我们这种传统文化,给我的感觉就是特别的娴静,我们这个为什么不能做一个像瑜伽馆那样修养身心的地方呢,当时我就是想试试看。   

禅修院的灵感来自于瑜伽,心静、平和、专注,而刺绣带给人的宁静感与其是相通的,荆美芳的刺绣禅修院在广州很受年轻白领的欢迎。在异乡创业十年后,2012年,荆美芳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常州,开了这家刺绣工作室。这些年,荆美芳一直在坚持不懈地钻研刺绣这门博大精深的技艺。2015年,她在苏绣的基础上,融入乱针绣的针法,独创了一种“Z”形针法,并命名为“一禅绣”。

荆美芳:其实刺绣在我们传承的过程中,不断的有新的工艺出现,就是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我的Z型针法也是,根据时代的发展,一些刺绣的表现技法的需求,根据我们常州的乱针,以及在乱针的基础上,集合了苏绣的一些特质,创造出来的一种针法,它是鉴于两者之间的融合性的针法,它是在乱针的色彩叠加以及立体效果的基础上,加上了苏绣的平整细腻的效果,所以出来的画面,既有西洋画的立体色彩效果,又有苏绣的华丽美感。

有人说“刺绣是一门心灵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刺绣艺术家的创作生涯其实很短,创作的激情也需要慢慢释放,因为画面效果变化调整缓慢,一整天的工作只能看到很小的成果。一幅优秀的刺绣作品,往往需要多人花费几个月至几年的时间。

荆美芳:这个作品是为了参加今年5月份的深圳文博展,是我们行业内的竞技评比,这个作品的取名为霾,这个是一个环保题材,呼吁大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为了赶制这个作品,大年29那天,赶了一个通宵。

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如今,荆美芳10岁的女儿杨乐奇也对刺绣充满好奇,在工作室的时候,她经常会拿起绣花针在妈妈的绣布上绣上几针,稚嫩的小手被扎到是常有的事,这也让她体会到了刺绣这份职业背后的艰辛。  

荆美芳的女儿 杨乐奇:我妈妈工作室的一个绣娘,在同一地方一直被扎手,然后都扎出血来了,我就觉得那么好看的一幅画,背后也是要付出很多的。

但让荆美芳欣喜的是,她的坚守与收获,赢得了大家对刺绣这份职业的尊重,并且让她更加充满信心,只要有思想并努力去探索,赋予传统技艺时代的内涵,刺绣也可以跟其他艺术门类并起并坐。

荆美芳:对我们刺绣人来,现在地位已经提升很多,现在我遇到别人,我跟他们说我是做刺绣的,他们都对你非常客气,觉得你做这个事情很了不起,而且都尊称你为老师。在以前的话,可能你只是一个手艺人。如今别人对你这么认可,肯定对你的信心有一个提升,那你肯定要做的更好一点,可以让他们信服。

当今科技不断发展,机器作为生产工具正在日益减少人们的手工劳动。现代化的冲击下,传统的手工艺术品之所以仍然受欢迎,是因为它在制作过程中融入了创作者感情,这是无可取代的。而让传统刺绣回归生活,创造美的生活方式,这正是荆美芳这样的手艺人所期待的。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