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术守品质 为“葡萄小镇”扬名 |
时间:2017-10-12 20:44:13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下面要说的啊也是关于吃的,礼嘉的葡萄。礼嘉镇的葡萄种植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礼嘉镇被列入江苏省农委培育的农业特色小镇名录,定名为“礼嘉镇葡萄文化小镇”。可以说,葡萄是礼嘉人引以为豪的产业,年轻的陆琴霞也有自己的生意经。 在礼嘉镇庞家村,科丰葡萄专业合作社新的葡萄种植园里,28岁的陆琴霞正在忙碌着。说起陆琴霞的父亲陆燕良,在当地葡萄种植业无人不晓,其注册的科丰葡萄早已成为礼嘉的一张靓丽“名片”。2012年,从重点大学毕业的陆琴霞,开始并没有追寻父亲的脚步,但在一次跑市场的过程中,她觉得开辟市场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陆琴霞:就基本不睡觉,一直跑市场。基本上人家都不认我们这边的葡萄,基本是浙江的为主。后来一个经销商说试试吧。 陆琴霞的努力,为近两年礼嘉葡萄远销北京打响了第一炮。这次的成功,也让陆琴霞决定辞去工作,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做一个发家致富的带头人。2015年,陆琴霞成立了绿诚家庭农场,葡萄采用大棚避雨设施栽培。这种栽培方式,能使葡萄枝叶很好地避开自然降雨,可大大减轻因雨水飞溅导致的多种病害侵染,同时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葡萄的安全质量,确保生产出无公害、绿色葡萄。
陆琴霞:我们的最低要求就是绿色。我们用的都是有机肥,但是你哪怕用了基质,用了有机肥,土壤整改下来,起码也要五六年的可能。
陆琴霞大学读的是食品安全专业,因此她对食品安全要求非常高。这些年,也有有机食品的认证机构找到她,但她认为目前自家的种植条件还达不到有机的标准,所以她绝不会随意贴标签。原则性十分强的陆琴霞在销售中,也拒绝采用时下流行的电商模式。
陆琴霞:长途运输还是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还是走线下的路线。如果做电商的话,我可以把我所有的葡萄都做电商,但是我做了电商之后,我不能保证我的质量,
礼嘉镇葡萄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产品质量优、种植农户多,通过“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具有武进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今年,礼嘉镇被列入江苏省农委培育的农业特色小镇名录,定名为“礼嘉镇葡萄文化小镇”。日后,礼嘉的葡萄品牌势必越打越响,但陆琴霞表示,盛名之下,她和科丰葡萄专业合作社的159户社员,还是会一直坚持靠品质赢口碑。 陆琴霞:每个品牌打下来都要有一定的时间和基础,也就是说你把基础打牢了,你的品牌才能走长远的路线。你还是要把品质放在最最前面的位置,哪怕牌子再怎么响,品质差,也会往下坡路走。 政府的支持、引导,合作社的模式,品牌化的经营,科技的支撑,这一切都是礼嘉葡萄产业规模化的必备因素,但同时必不可少的还有陆琴霞他们坚守的品质,这样才能实现小葡萄的大梦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