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忆往昔 赠追思:余光中与漕桥小学的乡愁故事

时间:2017-12-15 20:34:45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昨天,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老先生,因脑中风并发心肺衰竭,在台湾高雄医院病逝,享年90岁。对于《乡愁》这首诗,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今天上午,在余光中老先生曾经就读过的母校漕桥小学,师生们共同追忆了他与母校的乡愁故事。
(:朗诵《乡愁》)
天空中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走进漕桥小学的校园,随处可见余光中老先生留下的踪迹。在学校四(4)班的教室里,老师正在为孩子们讲解余光中老先生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都是余老先生表达乡愁最真切的感受。
(:学生绑上祈愿丝带)
在校园西北角兰亭苑内,有一块余光中老先生为漕桥小学亲笔题写的石碑,在昨天得知余老先生在台湾去年的消息,今天一早,漕桥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代表就在这里种下了祈愿树,学生们还亲手挂上了黄色丝带和祈愿的卡片来怀念余老先生。
漕桥小学学生:很多人是通过乡愁才知道余光中老先生的 我也会背诵这首经典的诗 可惜直到老先生先去 两岸还未统一 祈望老先生魂归故乡 一解乡愁           
漕桥小学学生:余光中老先生是乡愁诗人 他无论走到哪里 不忘的是故乡的方向 老先生虽然已经过世了 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对祖国的挚爱深深感染着我们 我们要像他一样爱家爱国
说起余老先生和漕桥小学的渊源,漕桥小学的老师带我们翻阅了学校珍藏的许多历史照片,照片上这个红衣服的女孩就是余光中老先生2002年第一次赠书的学生代表。去年,李优正式成为漕桥小学的一名英语老师,回忆起15年前的那一段小插曲,李优还记忆犹新。
漕桥小学老师 李优 当时 我还是一名二年级的少先队员 为他夫妻二人献了花 还在余老先生怀里背了乡愁 当时比较紧张 我记得他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老人 就像自己家里的爷爷一样 一直忘词 余老先生一直鼓励我 在我耳边轻轻说没关系 背错了我们重新想一下再背 就在这种情况下背完了整首乡愁 他写了自己的名字 还有我的名字 李优留念
年幼时,余老先生曾在漕桥小学的前身养根小学上过学,2002年,阔别家乡50年的他第一次回到母校,不仅给学生代表李优送了签名的书,还给母校题词“采天地之精华,聚日月之灵气,以养莘莘学子之根。”
原漕桥小学校长 周翰凯 我当时作为校长 介绍了学校的基建情况 而且请他为我们漕桥小学题词 他题的内容就是采天地之精华 去日夜之灵气 以养莘莘学子之根 给我们全体学生老师寄予了深厚的希望
余光中老先生也在回乡时说:“我的江南是以常州为典型,更以漕桥为焦点的。” 2003年,余光中先生再次回到家乡,并在漕桥利时大酒店为漕桥小学题写校名,该题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原漕桥小学校长 周翰凯 2004年 我要做漕桥小学校门 并且要用他题的字作为校名的时候 我找不到一个印章 怎们办 我请示了他的表兄孙汉初先生 并且要求孙汉初先生通过电话和余光中先生联系 后来他同意 我就请当地的高手刻了四个字 余光中印
当昨天得知余光中老先生去世的消息,周翰凯在微信朋友圈表达了对余老先生的怀念,但他心中最大的遗憾也是没有机会亲自将这个印章交到老先生的手里。
原漕桥小学校长 周翰凯:我本来想把这个印章用完以后还给余光中先生的 这一次余光中先生飘然而去 留下了很遗憾的事情 而现在还在我的手里 我真的感觉特别悲痛对余光中先生表示深切的哀悼
对余光中老先生来说,乡愁就是夕阳下漕桥老宅门前那条波光粼粼运河里拉出鱼网网住的笑声;就是老镇上那所叫作养根小学里小伙伴的朗朗书声;就是在舅家大院里品月饼,看圆月,抚一曲《春江花月夜》的琴声。诗里的江南常州是余光中老先生一生魂牵梦萦的故乡,如今斯人已逝,我们万幸的是诗歌尚存,让往后世人都可以一睹这跨越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乡愁”。
被余光中老先生的爱国精神和对故乡的眷恋所打动,今天,就有不少读者纷纷赶到书店,希望通过他的作品,再次给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丝慰藉。
余光中离世  读者书店阅读寄哀情
市民: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市民: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市民: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市民: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乡愁是余光中的代表作,他说这首诗写作只用了20分钟,但却花了他20年来思考。余光中出生于1928年10月21日,他的母亲是江苏武进人,所以他一直自称江南人。在余光中的一生中,他从事过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四度空间”,驰骋文坛超过半个世纪。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以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很多喜爱他的读者,冒雨赶到书店来选购余光中的作品。
市民:我非常喜欢余光中老先生的作品,今天知道他昨天去世的消息,特意赶过来,再来看看他的作品,顺便买几本。
市民:应该是一位爱国的诗人,买一些他的相关作品欣赏一下。
市民:很早就知道了,非常棒,比较温暖有感情
市民:我72,看到他出版的书,很有味道,他的诗。
书店工作人员介绍说,由于余光中写作范围涉猎广泛,读者年龄群层次丰富,所以他的作品一直是书店的畅销书,并且每次读书会都会作为推荐作品对外推广。在余光中去世消息被报道后,读者对余光中作品的需求量开始增加。目前在常州网销好书十二月排名前五位中,有四位都是余光中的作品。
常武购书中心店长 魏敏:大家还是蛮关注这条消息的,相信在后期它的销售会有一定增加。我们已经向我们的省店进行了一个添配,出版社也在积极备货当中。我们在后期,将会在我们醒目位置,陈列一个专柜,方便读者选购。
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代表。我们通过余光中的乡愁,看到了一位诗人,一位平凡的人,对国家和故乡深沉的爱恋。虽然他已离去,但是他的精神会留在作品中,继续鼓舞我们。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