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话习俗:腊月廿六 割年肉 |
时间:2018-02-10 20:46:50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明天是农历腊月廿六,也是春节传统习俗杀猪割年肉的日子,现如今,人们生活富裕了,天天都能吃鱼吃肉,农村养猪的也少了,杀年猪的更是难得一见,但年前去菜场买点猪肉,做些肉圆,腌点咸肉的传统,依然保持了下来,来看记者陈杰的报道。 最近今天,湖塘消费品综合市场的肉摊前异常忙碌,顾客们细心挑选,经营户们娴熟地切肉称重,一刻不得停歇。“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 市民:买了那个猪骨头,还有那个小排条,过年用的,就买一点放冰柜里,想吃就炒一点。 其实年肉的说法很具有时代特征,以前,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清苦,家庭成员又都比较多,让吃肉变成一种奢望,好不容易盼到过年,才杀上一头年猪分,犒劳一下家人和亲戚。没有养猪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过年,故称为“年肉”。 市民:我们年轻的时候,小时候,家里有什么啊,要到过年的时候杀了猪才有吃,不杀猪还没有吃呢,只有杀猪当天可以大吃一顿,可以烧几碗菜的,要在城里的亲戚送一点,割一刀肉送一点城里的亲戚,反正农村亲戚都有的,剩下的肉就腌起来,等到亲戚来了,再烧一点。 虽说现在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猪肉,但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会去菜场多买些猪肉,回家做些肉圆,腌一点咸肉,灌点香肠,不仅用来招待客人,也为沿袭传统。 湖塘消费品综合市场经营户:肉圆放在罐头里,
记者:一般过年做多少呢 湖塘消费品综合市场经营户:十来斤,有的是上面浇一层猪油就好了,全是年前做好,过年只要拿出来吃吃就好了。 “年肉”讲究吃红烧肉,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红烧肉则寓意日子红红火火。过去,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烧肉是多少人的期盼。到了今天,人们看重的则是年味的传承。杀年猪,割年肉,就代表了年的来到。 过年话习俗:蒸五彩团子
迎喜气新年 能带来年味的不只是年肉,还有热气腾腾的糕团,当灶上的馒头团子,蒸腾着蓬松暖热的味道,年,就到了。在郑陆镇焦溪老街上,有这么一位店主,他在传承和创新中经营着一家糕团店,下面咱们一起去那感受一下浓浓的年味吧。 早晨7点多,在焦溪老街入口处,高文元的“苏糯焦溪团子”店就开门营业了,店里的大蒸笼叠成高高的一摞,在大灶上喷吐着热气。零下好几度的寒冷天气,并没有阻挡食客们的脚步。68岁的陆秀珍今天是专门带着朋友郭兰萍,从常州市区赶到焦溪来买团子的。 市民
陆秀珍 我小时候喜欢吃芝麻的,那个很香,真的是很好吃。他这个团子就跟我小的时候的一样的。
在很多老常州人的记忆里,每到过年,家里的大人都会聚在一起包团子,聊家常,孩子们则眼巴巴的围着灶台,就等着吃上一口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团子,咬上一口,皮糯馅香,回味无穷。而这样的场景,现在就全部复原在了高文元的团子店里。 苏糯焦溪团子店
店主
高文元:我们现在有8个阿姨在我们这里做,她们平均年龄是60岁。我们现在有8个阿姨在我们这里做,她们平均年龄是60岁。她们都是在我们焦溪镇上有传统的,有经验的老传承。真正的小时候的味道,现在做的人不多啊,但是大家都在回忆。 今年49岁的高文元是土生土长的焦溪人,他对团子的感情,一直可以追溯到奶奶、外婆那一辈。
苏糯焦溪团子店 店主
高文元:我奶奶在一九三几年的时候在我们焦溪开了一个咸粥店,咸粥店里面呢,我们放了这个团子。这个团子现在我做的呢是古法。真正的古法,我们焦溪这边,就是常州东边是用的打的熟芡,什么叫熟芡呢,就是米粉加开水勾成芡。 上等的糯米和粳米以8:2的比例混合,研磨成粉。一部分放在滚烫的开水里和成糊状,俗称打熟芡,然后再与剩余的米粉一起搓揉,直至揉成有弹性的米粉团,坯子就做好了。 苏糯焦溪团子店
店主
高文元:白色就是传统的米粉,全是用当地最好的糯米加工而成的,青团,用现在时髦的话就是,年轻人的话说,就是大麦若叶,就是用我们这里的麦苗做的粉,黄的是南瓜馅做的,黑色的是荷兰进口的竹炭。 高文元店里的手工团子除了有荠菜肉、萝卜丝肉、芝麻、豆沙四种传统口味之外,还有一种油屑馅口味的非常有特色。高文元说,他外婆家在罗溪那一带,就喜欢做咸香味的油屑馅团子,他的母亲把这种口味带到了高家,现在,他又把这份味觉记忆传承了下来。 苏糯焦溪团子店
店主 高文元:我们那边叫油屑馅,其实是用猪油熬成的板油去皮剁成的泥,再加上芝麻揉成的馅,但是我现在有加了核桃仁和松子仁在里面,让大家都吃到外婆家的味道。
市民 郭兰萍:太好吃了,真的太好吃了。 市民
陆秀珍:小时候我到我外婆家去,就是这样的味道。棒棒的,好极了 吃了团子,团圆至福,而过年的意义不正是家人团圆?看着亲人的笑脸,吃着可口的家乡饭,拉拉家常聊聊心事,幸福莫过于此。 高文元的姐姐
高伟英:现在天天像过年,别人全来买,来买的人非常高兴,那我们做的人也非常高兴,这些阿姨也很高兴。 冬日的早晨,吃上一口刚出锅的团子,团团圆圆的感觉就越发真切了,因为在一个个糕团里,不仅藏着我们割舍不去的年味和回忆,也饱含了我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