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民生热点 公租房:居有其屋 幸福栖息 |
时间:2018-02-28 20:39:20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说到公租房,受益最大的莫过于无房的弱势群体,它的出现解决了全区一万多户无房居民的住房问题,而为了确保公租房可以被真实有效的利用好,每年,我区住房保障中心都要进行4次巡查,确保将公租房配给最需要的人。过去的一年,我区公租房工作可谓有声有色,一起来看报道。
连线记者 施劼婧:在过去的2017年 我区出台了很多便民和利民政策 我现在所在的这个晓柳花苑有一百多户的公租房 从2014年开始 公租房与廉租房并轨
统称为公租房 那么 它的出现给所有的中低收入人群带来了福音 区住房保障中心 工作人员 杨丽娟:黄师傅
你腿脚不好 2018年的合同来和你签一下(好的 进来)【签订现场】我们是一年签一次合同 到期了之后我们就要重新再签订 黄为林:总归有好处的
我在外面租房子 哪能这么便宜
原来房贴补给我450元/月 黄为林是“三无”人员,现住在湖塘镇晓柳花苑的公租房内,每月只需要花费60元就能租到一套80㎡的公寓房。同样得到实惠的还有44岁的低保户赵洁,出生6个月后因为发高烧导致双腿残疾,婚后也居无定所,2010年,得知政府推出公共租赁住房惠民政策后,她立即向区民政部门和住房保障中心提出了申请,并分到了一套公租房。 赵洁:没房
租的 人家就是一个月租金要几百元 两三百元一个月租金 是最便宜的房子 对比之下 以前租房子什么的 一直要搬啦 一直搬家烦死了
自从我有这个公租房后 没这么烦了
再说钱也花费少了 由于赵洁的腿脚不便,区住房保障中心特意为她安排了2楼的公租房。赵洁的女儿还在读大学,除了日常生活开销,她还要负担的女儿学费,而有了公租房,大大缓解了她的经济状况,赵洁希望多年后自己有能力向区住房保障中心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在同一栋楼的顶层,45岁的贾卫明和儿子,终于可以在今年安心的过一个春节了。 贾卫明:往年过年是没有家的感觉
今年我感觉蛮温馨的 自己可以有个家了
不用搬来搬去了 干净明亮的公寓,让贾卫明感受到了真正的温暖,而事实上,从她申请公租房开始,相关职能部门就考虑到她单亲妈妈的身份,把最符合她需求的公租房优先安排给了她。 贾卫明:有房子
第一个考虑到你 后来前两年 有房子在鸣凰 我问他(工作人员) 他说 那有点远的 你赶来赶去太远了 说等等看 有近的地方 我第一个安排你
真的第一个安排了我……他们(政府)全部帮你弄好了 自己只要卖点东西进来 所以我蛮感激他的… 原来租的是750元/月 就是毛坯 没有东西
公租房包括租金补贴、实物配租和经济适用房三块,根据收入的不同来决定不同的补贴费用和租赁价格:低收入家庭包含低保的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16元每平方,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每人每月补贴12元/平方,人均住房面积均为20平方。实物配租的价格为每人每月补贴1元/㎡,低收入家庭补贴3.5元/㎡。经济适用房则适用于有一定存款的中等收入无房人员。继续来看报道。 据了解,目前全区,包括经开区在内共有公共租赁住房12581户,其中享受租赁补贴的有403户,实物配租的有12178户,经济适用房489户,2017年新增入住330套,其中包括低收入家庭10户,中低收入家庭70户,外来务工人员245户,经济适用房5户。除了满足本地户籍市民的住房需求,我区还专门拿出部分公租房,来实物配租给外来务工人员。 区住房保障中心
工作人员 杨丽娟:为了解决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在我们武进地区工作 有住房困难 所以由单位统一向我们区住房保障中心申请
然后由企业出面进行配租 我区实物配租的公租房来源主要有区相关部门配置的安置房,各乡镇政府、企业建的安置房或职工宿舍,其中相关部门配置的安置房集中在湖塘周边的安置小区,既不收物业费和垃圾清理费,小区的车库,配租家庭还能免费使用。 区住房保障中心
工作人员 杨丽娟:低收入租金补贴的话 它的收入要低于1600多元 每月 像中低收入的话 要低于3000多元 每月
其中我们中低收入和精租房差不多 我们还有一部分 相对来说 经济收入还可以的人家 我们可以补贴10万元/户到外面去购买商品房(经济适用房)
这样子的话就彻底的解决了他们的住房困难。 区住房保障中心推出的经济适用住房,面积在60㎡到140㎡之间,无房的中等收入人群可以向户籍所在的乡镇民政部门去提交申请,然后经过三审两公示,由区民政局、住建局进行审核,审核过关后将发放10万元的购房补贴,帮助其购买经济适用房。 区住房保障中心
工作人员 杨丽娟:每年我们会在10月份左右 对这些家庭进行年审 年审符合要求通过的 我们继续进行保障 如果说不符合要求的 我们就要找他 查看一下 到底是什么情况
因为我们现在有一个民政核对比对系统 你的收入 包括你的社保 还有车辆还有房产
我们都要进行核对的 从实物配租到租金补贴,再到经济适用房,在全国房价普涨的2017年,对于中低收入人群和外来务工人员而言,公租房可谓是最实惠的政策,而这些利民政策的出台,必须建立在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完善的基础上,这也应了那句老话,发展才是硬道理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