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好人”袁美华:悉心照料患病婆婆17载 |
时间:2018-03-14 20:51:07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提起婆媳关系,可以说是人际关系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从古至今似乎都是最难处理的家庭问题。但是在邹区镇卜弋桥十房庄,57岁的孝心儿媳袁美华,悉心照料患病婆婆17年如一日,被十里八乡传为一段婆媳佳话。 邹区镇卜弋桥十房庄村东村民小组村民
俞网秀:袁美华还有什么话说呢,我们村上从来没有过,这个儿媳没人不说,她婆婆躺在床上,烧饭,洗弄,帮她洗了十几年的澡,有时屎拉不出来还要抠的。 邹区镇卜弋桥十房庄村东村民小组村民
林松兴:不管她婆婆怎么说怎么弄,她从来没有怨言,不是我一个人说,你到全村去访问也是我这种说法,这是实事求是任劳任怨的好儿媳。 现场声 常州好人
袁美华:她生病以后,她的脚上使不上力了,不能自理了,一天洗两回,早上一回,晚上一回,因为长时间睡在床上的人不擦不干净嘛,主要是不卫生,擦了之后这房间里一点味道都没有。 1985年,袁美华和丈夫结婚后就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袁美华回忆,20年前公公因为肺癌不幸去世,留下了婆婆一人,丈夫又常年在外务工,妯娌又远在上海,婆婆杨遗定本身就有高血压,家里几乎所有的担子都撂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尽管她小心又小心,还是没想到2001年的一天,婆婆杨遗定突然因为高血压晕倒被送进了医院,检查下来医生建议做心脏搭桥,这下可把一家人急坏了。那一年袁美华40岁,婆婆杨遗定63岁。 常州好人
袁美华:她心脏上五根大血管只通28%,反正就30不满,建议我们动手术,架桥,大家都很着急的,大家商量商量,她们说不要开,技术还不是很过关,别到时候死在手术台上,说不定保守治疗还能多活几年的
事关重大,经过杨遗定儿女协商,最终选择了保守治疗,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就回家了,回家后婆婆就全权交给了袁美华,没想到这一照顾就是17年。 常州好人
袁美华:那时候还在厂里上班的,我就请了假服侍她,等她和身体好了能自理了,我又回去上班了。那个时候她什么也做不了,躺在床上什么也做不了,就和现在一样,要扁马桶,反正就是大小便都在床上,帮她洗澡洗头,一直到今天,一直是这个样子,一直我是帮她弄的。
袁美华告诉记者,五年前婆婆杨遗定心脏病再次发作,且情况比之前更为糟糕,医生建议马上手术,放支架,这一次,袁美华决定把婆婆送到上海仁济医院进行支架手术。 常州好人
袁美华:支架放好之后回来又慢慢地开始好转,去年年底又摔了一跤,骨头断掉了说要动手术的 袁美华婆婆
杨遗定:10月3号摔的,骨头都摔断了,这里面现在插了一根钢筋在里面的,儿子儿媳孙子都好的,都照顾我的孝顺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袁美华照顾着病榻上的婆婆一晃17年过去了,袁美华也已经年近60,而婆婆杨遗定也已是耄耋之年。 袁美华婆婆
杨遗定:恢复得蛮好的,我媳妇很好的,肯服侍人,我大小便都是她帮我,从结婚到现在我媳妇一直对我好的。 2017年7月,袁美华被评选为常州好人,对于这一荣誉,袁美华自己却很淡然。 常州好人
袁美华:这个照顾大人是应该的,这是我们做子女应尽的职责,他们都说的,你对老太婆这么好,我说不是,我的婆婆也是娘,亲妈也是娘,我在自己家25年,到婆家马上30年了,不是两边都是娘,我说都一样的
聊着聊着,就到了晌午。袁美华像往常一样,仔细询问婆婆想吃什么。 现场声 常州好人
袁美华:妈,咱们午饭要吃点什么?(杨遗定:我要吃煎馄饨和粥)好的,我去煎点馄饨,你先坐在这里晒晒太阳(杨遗定:奥)我先去煎,等烧好了喊你 (做午饭的画面) 现场声
常州好人 袁美华:上街买菜也要照顾她,她不好吃的菜我们就不买 午饭做好后,袁美华又扶着婆婆来到桌前,细心地为她围上毛巾。
常州好人
袁美华:毛巾两天换一回,洗一下,好了,吃吧,(杨遗定:我不要这么多粥)不要这么多粥先吃,吃不了就剩吧(杨遗定:一半)好,一半就一半,我去给你倒 午饭过后,袁美华又帮婆婆剔牙,梳头,扶着她散散步,陪她晒晒太阳说说话,这是每天袁美华都要做的事情。 虽然袁美华的婆婆疾病缠身,但我们却能感受到,这个家庭的温馨,这温馨来自袁美华的善良,应了那句老话,“百善孝为先”,像袁美华这样的孝顺儿媳,让我们为她点赞,像她学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