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一位退休理科老师的诗和远方

时间:2018-03-20 21:02:53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诗歌自古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那些著诗的文人,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神苏轼等等,更是影响深远。到了近现代,又涌现出胡适、徐志摩、海子等人。因为不管时代怎样变迁,诗永远是国人心中最美的表达,或许许多人心中也都有着一个关于诗的梦想,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一位理科老师的诗歌世界。
    音乐配诗(字幕)
王永南是前黄运村人,当记者见到他时,老人家正和他的诗友们探讨诗作,在这群志趣相投的诗歌爱好者中,79岁高龄的王永南正是核心人物。   
    诗友 杨生大:他的特点,手勤,脚勤,脑勤,像看到报纸上有比较重要的事情,包括党中央的事情,也会马上写诗,这就是王老师最大的特点,几年下来,通过自己的 努力,也是一个高产作家,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王永南的高产有目共睹,十年间,他所创作的诗词作品已达一千余首。
    王永南:写诗是我退休之后写的,之前没有基础,之前我在学校里是教数理化的,我是读工科大学的,写诗是退休之后的业余爱好。
    王永南本是运村中学一名普通的教书匠,年轻时对诗词歌赋也颇有兴趣,可从事理科教学的他,一直到退休后,才腾出了时间精力迈进了诗歌的大门。
    王永南:刚开始的时候,只会谢谢顺口溜,写诗也有工具书,格律诗怎么写,就是七言七律,它怎么写法,还有词牌,词要按照词牌写,要讲究韵律要讲究平仄,我就找到了工具书,特地到北京去购买的,学了工具书,就慢慢入门。
    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王永南凭借着工科男那股独有的钻研劲儿,一遍遍的尝试。每当他写出了得意作品,都会向报社投稿。用他的话说,诗词可不能藏着掖着,一定要经得起世人的鉴赏与推敲。
    王永南:写的诗要让人看,才有生命力,写的诗,放在抽屉里,人家不知道,等于白写。所以我写诗就向武进日报投稿,到现在为止,武进日报应该登了我的诗词,有三百首。
    报纸的刊登,世人的认可,让王永南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在全国各类诗歌比赛中,屡获佳绩。由于他的诗词内容极其广泛,上到国家大事,下到地方庙会,人物美景均有涵盖,所以截至目前已入选全国各类诗集三十多部。
    王永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写诗丰富了我的退休生活,提高了我的精神涵养,作诗先做人,人格不好,写不出好诗,因此我常常注意自己的个性,道德的修养,今后我会精益求精,争取更上一层楼,生命不息,写诗不止。
    在采访的最后,王永南老人说,写诗他不求扬名,只为活得洒脱。这句话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当下年轻人都在追求着诗和远方,假如远方暂时还遥不可及,不妨让我们像王永南老先生学习,在诗的世界里,寻找自己,寄托梦想。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