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心理易“感冒” 切莫讳疾忌医 |
时间:2018-04-03 20:10:40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除了咱们生理上的皮肤过敏,这段时间,心理上也很容易过敏,甚至有人调整不到位,变成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44岁的钱女士前段时间因为家中两个老人生病,需要自己里外照料,非常辛苦,总觉得浑身乏力。 市民
钱女士
胸口闷,闷了以后,觉得很烦躁,没有办法认认真真集中注意力把事情做完,然后越来越胡思乱想,就没办法睡觉了。 起初钱女士也想通过跳广场舞、和朋友聊天来缓解症状,但都没有成效。3月5号,她前往102医院焦虑障碍科就诊,诊断结果为焦虑症,经过半个多月的住院治疗,现在她感觉自己生理和心理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市民
钱女士
我现在我的心里已经敞亮了,我现在人很舒服,晚上睡觉也很好。 春季人体代谢旺盛,机体内激素分泌不平衡,很小的刺激也会引起情绪的很大波动,人体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精神疲倦、慵懒无力和烦躁冲动等现象。 解放军第102医院焦虑障碍科副主任
陈琪:春天本身是一个特殊的季节,我们俗话说,菜花黄,痴子忙。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因为气温气压幅度比较大,气温本身对人的生理机能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然后人的情绪也会不稳定,所以这段时间,我们各类精神疾病的就诊率,还是相当高的,至少增加20%到30%。 陈琪告诉记者,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不稳定情绪,但有些不稳定的情绪在诱发因素的刺激下会变得更加敏感,如果这种心理状态已经引起了身体的不适,应及时就医,通过医生对心理状态的评估,对症下药。 解放军第102医院焦虑障碍科副主任
陈琪:轻症的话,用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教他一些调节心理的方法,中等程度的会影响到他的睡眠和生理状况了,我们可以用小剂量的一些药物,还有的人已经达到病理性的症状,我们就要求住院可以进行综合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对一些心理疾病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改观,但很多人还存在偏见,所以如果发现自己心理上出现不适,还是要及时就医,遵从医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