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铭记、追思……一直以来,清明被赋予了多种情感元素。“纸钱悠悠化烟去,香烟袅袅寄哀思。”采用焚香烧纸的方式来祭奠一度是清明节标配。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文明祭祀”、“低碳祭祀”,那么,文明祭祀理念是否深入人心呢?一起去了解一下。
配音:上午九点,烈士陵园扫墓的人络绎不绝。过去,烧纸钱是人们清明祭祀的主要方式,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燃烧对环境的污染,也开始越来越多的选择用素色鲜花来替代。 同期声
市民 王杏生:一般我们现在都是讲文明(祭扫)的,一般我们不烧(东西),我们祭贡(花),花店里买的那种鲜花不污染 同期声 墓区花摊老板
史红琴:我们卖这种素色的花卖5块钱一盆,客流量多的时候一天卖40-50盆
配音:据了介绍,清明祭扫的花束也很有讲究,鲜花大多扎制成花束形式,颜色素淡,且每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花语。如,黄菊花的花语是高尚高洁,大多适用于亲人和朋友。 同期声
花店老板 孙瑛:以白色为主,黄色为辅,再点缀一点紫色,主要是为了表达一种怀念之情,常用的花有白菊 黄菊
白玫瑰之类,现在提倡文明祭扫,所以这些素色花就成了首选,近期又是扫墓高峰,所以这些花很热销 演播室:无论是鲜花还是纸钱,他们的功用都是让自己的情感得到寄托。逝者已逝,生者却还要好好生活下去。去年2月27号,“快递小哥”刘文军在送货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仍不治身亡,在承受巨大悲痛的同时,家人选择了捐献器官,拯救了四条生命。刘文军现在正以另一种方式活在世上。一年多过去了,刘文军的家人过得好不好呢?在这个寄托哀思,怀念亲情的日子里,连线记者前去探访了刘文军一家。 说出你的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