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消费啊,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无人超市、无人洗车、无人KTV等为代表的“无人化”消费模式,正在许多城市落地生根。那么“无人经济”究竟是趋势还是噱头?它在常武地区的现状如何,未来又有哪些发展的方向呢?来看今天的生活超视。 春季多风,露天停放的私家车总是脏兮兮的。市民刘龙几乎每个礼拜都要洗一次车,今天他来到花园街上的这家洗车店,将车子开进一个隧道装置内,仅2分钟,车子便洗好了。 刘龙:方便的,主要是时间上比较快,而且这个比人工要环保一点。 刘龙告诉记者,相比普通的人工洗车,现在流行有两种“无人化”的洗车方式。一种是部分洗车店引进的全自动洗车机,通过电脑设制相关程序来实现自动清洗、打蜡、风干等工作,普通的小型轿车,收费价格在每次20元左右。另一种是一些加油站的自助洗车机,提供高压水枪、刷子和洗涤泡沫,通过手机APP付费,价格在每分钟8毛钱左右。考虑到自己动手麻烦,再加上非专业也怕车子洗不干净,刘龙基本上都是选择前者。 某汽车俱乐部广电路店负责人
李君成:
一天至少可以洗400辆以上,如果换作人工的话,达不到这样一个量。车子洗的更加方便,提升了一些洗车的效率,而且就是把这个成本降低下来。 无人超市也是“无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去年12月30日,欧尚超市在万骏金域丹堤开设了第一家无人超市,此后陆续又在常信怀德名园、飞龙体育公园开设。无人超市的运营,依托于互联网技术,顾客先扫描门上的二维码进行实名认证,进店后选择好自己需要的商品,将其放在购物台上扫描,显示屏就会显示金额以及付款二维码,手机支付完成后,到门口系统自动检测支付成功后店门便会自动打开。 金域丹堤小区居民:这个还是很方便的,不用跑到后面(大超市)去买了。 常州欧尚一分钟(AM)项目负责人
伏冲:目前在的小区,还属于我们一个入住率不是很高的小区,1600户大概只入住了50%,所以现在每天的营业额大概在1000元左右。在这个区域只有一家店,所以运营成本比较高,等后期我们开10家20家,运营成本降低,营业额提升,就会达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盈利。计划在2018年12月之前,我们在常州地区投放总计30家的无人超市。 除此之外,另一种相比无人超市更能凸显足不出户优势的“无人货架”也进入大众的视野。不到2平米的面积,一个2米来长的货架,商品种类仅十几种,基本是零食和饮料类,这是记者在科教城一间办公室里看到的无人货架,由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去年底投放。 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主管
赵月月:允许5%上下的一个货损率,那货损特别严重的话,我们这边会考虑撤柜。但是我们也是考量到一个公司的员工素质也是比较高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大家都会比较自觉地付款。因为它省了店面的成本,包括我们主要就是人工配送的成本,所以它的价格肯定要比外面超市便宜。 其实,无人经济并非新鲜事物,最早出现的娃娃机、自助贩售机采用的就是无人值守、自助经营的模式,而当下盛行的“无人经济”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互联网思维式的发散。记者走访发现,当前常州“无人经济”主要有以下几类:其中无人零售类包括便利货架、自助贩售机、无人超市等;娱乐类包括迷你KTV、娃娃机、照片打印机等;生活类包括自助洗车、智能快递柜等;健康类包括自助健身房、无人按摩椅等,覆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 常州大学商学院实验中心主任
潘伟强:随着我们现在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企业的运营成本比较高。由于无人经济形势的出现,使得我们的劳动力成本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也随之降低,也满足了我们消费者日常快捷的消费需求,也是消费升级的一个新的发展。 人力成本的上升和技术的发展,为这些无人业态提供了主要支撑。面对逐渐高涨的人力成本,有专家认为,未来5至10年,实体店、百货店、超市将面临一场因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颠覆和冲击。随着市场的普遍看好,资金的大量涌入,“无人经济”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但是无人值守之后,商家的成本真的降低了吗?消费者的服务体验是否真的更好了?它的兴起到底是趋势还是噱头?继续来看报道。 无人经济:新风尚路在何方? 虽然各种无人经济的消费模式已然落地我市,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同项目经营状况相距甚远。比如城区的一家影城内,除了传统的娃娃机以外,还摆放了一些自动按摩椅、迷你KTV等新式的“无人”设备,但体验者并不多。 市民:礼拜六礼拜天来的人会多一点吧。 市民:其实担心的就是这个机器故障,我们这个消费者,买完东西又没有人。 某影城(武进店)负责人:人不多。其实他这些都有远程观察经营状况的,如果需要维护或者什么,对方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报到他们供应商那边,他们及时过来维护,维护完了之后继续使用。 “无人经济”的出现与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受使用频次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影响,设备的维护成本非常高,就拿前面提到的无人货架来说,过高的货损率,就使得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出现了撤退潮。 常州大学商学院实验中心主任
潘伟强:非刚需的层面,主要是一些标准化的,可以用无人替代的产品或服务,这种是适合做无人经济的。比方说无人超市还有无人便利店,包括一些标准化的这种比如说买电影票,收电影票,无人值守的电影院。 “无人经济”意味着无人服务,但是当下的经济形态,消费者更多的是愿意购买和享受服务,所以,其商业模式还需要投资者们探索创新。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制定的《中国无人店业务经营指导规范(意见征询稿)》最近已经发布,这是国内无人店领域首个行业规范。 市民:其实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更多时候不是说要去消费商品吧,服务也很重要。 市民:虽然说现在工业化、自动化这么发达,但是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的占比有增无减啊,我觉得享受服务也是一种消费嘛。 常州大学商学院实验中心主任
潘伟强:无人经济是对我们现阶段的一个补充,目前还是以传统为主,小部分先吃到螃蟹的人,我们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新生活新的消费生产方式这种人,容易接受一点。未来一是发展人工智能的技术,第二个就是大数据的指导,将运营的成本更加降低,让我们的消费者感觉更方便,更便宜的这种模式。 “无人经济”正处于技术升级、消费升级的关口,和传统的“有人”经济并无根本矛盾,两者最根本的要求都是“服务于人”。虽然,目前“无人经济”还有很多技术和服务尚未完善,但是相信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元化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