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推进垃圾分类试点
共建绿色家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在不断增加,垃圾处理压力随之增长。武进从去年5月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人们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一大早,家住新城公馆天域小区的薛琴芳就打包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两大袋垃圾,分别扔进了蓝色的和灰色的垃圾桶里。至于电池等有害垃圾,薛琴芳告诉记者,她也会另外搜集好,集中投放到有害垃圾箱内。 同期声:新城公馆天域小区居民
薛琴芳:那个可回收的扔到绿(蓝)色的桶里面去,不好的扔到其他的垃圾桶里
刚刚那没用的废电池,我们就集中放在一起,有的时候收起来,不让扔,因为社区里面经常召开一些活动,我们都知道,都有宣传的 新城公馆天域小区是武进区首批推进垃圾分类试点的小区,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府东社区大力加强宣传工作,不仅为小区新增了垃圾分类花草牌、垃圾分类宣传展板等,还先后开展了很多垃圾分类相关活动,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明显提高。 同期声:湖塘府东社区工作人员
杨飞:比如说我们开展了亲子活动,与垃圾一起去漂流,参观了垃圾转运站,还有绿色动力
还有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让居民从家中走出来,用硬板纸,瓶子,来换鸡蛋还有塑料袋等形式
来提高居民的积极性 目前,天域小区现设置垃圾分类亭、旧衣物回收点3处,成立了一支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先后开展了垃圾分类有奖知识问答及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8场次,居民知晓率和参与率显著提高,分类知晓率在95%以上。 同期声:新城公馆天域小区居民
周琴珍:以前不知道,我们社区去年开始了,有害和无害的,可回收的,我们居民大家都很自觉 同期声:新城公馆天域小区居民
周菊芳:垃圾就是有害的,假如对人不利的,那么就要分开,能够派上用场的,那么也分开来
我总归准备好纸板放好,电池放好了,纸板放好了,总归参加活动的时候拿出来 目前,全区已经完成25个住宅小区、68个分类单位、44条城市道路、13个试点村庄(社区)、1个集镇区、1个试点街道的分类投放收运设施的建设工作,城区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到了35.69%。
垃圾分类:合理利用“放错地方的宝贝” 富兰克林曾说,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宝贝。事实也正是如此,诸如废塑料袋、废玻璃、废纸等,都可以回收再利用,甚至就连最令人头疼的厨余垃圾,如果做精细化分类处理,也可变废为宝。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再利用?我区也在积极探索。 近日,历时3个月的紧张施工,我区有害垃圾临时收集站改造工作已经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走进四季新城垃圾转运站,有害垃圾的分类标识一目了然,涵盖了废旧灯管区、废旧电子产品区、废旧电池区、废日用化学品区、废药品区、废油漆桶区和可回收物品区7个类目。分类区设置铁制置物架存放“分类收集桶”和“置物筐”,废旧灯管区、可回收物品区、废旧电池区的置物筐内已经放满了相关物品。
同期声:区环卫处工作人员 王文凯:有害垃圾分类主要是一个不仅可以保护我们的环境卫生,这也是一个资源可回收和利用
目前我们垃圾站一共收到大概一百五十公斤左右的灯管 据王文凯介绍,这些有害垃圾均来自我区企事业单位和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有害垃圾临时收集站经过1个月的试运行,已累计收集存放废灯管150公斤、废灯泡40公斤、废电池3公斤。区环卫处将委托环保等部门核准,让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处理,并回收利用。根据武进区垃圾收运体系的分布情况,下一步,区环卫处将在定安东路转运站和大件垃圾分拣中心设置有害垃圾临时储存点,满足城区不断增长的有毒有害垃圾分类收储需求。
同期声:区环卫处工作人员 王文凯:
同时我们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我们这个垃圾分类的行动,以社区和公司为单位,到时候可以联系我们的办公室,通过我们办公室来收集这个有害垃圾 横林镇狄坂村积极探索农村易腐垃圾处理模式。购置了日处理达200公斤的有机垃圾处置发酵箱,由村保洁员对家庭分类产生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将易腐垃圾倒入有机发酵箱,每天只需两度电,30天就能完成一个处理周期,一吨垃圾的处理费不超过15元,能使有机垃圾减量60-70%。发酵之后的的垃圾变成了有机肥,免费提供给村民。 同期声:生物发酵箱研发者
张岳清:现在推广新农村建设中,垃圾量又少,运输又不方便,怎样把它做成有益简单化
,我们就围绕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狄坂村共有常住人口1500名,按每人每天生产0.8公斤垃圾计算,一天全村会产生1吨左右的生活垃圾。将有机垃圾进行发酵处理后,垃圾转运量减少了三分之一,为全村节省环卫经费的同时,还实现了垃圾的“变废为宝”。 同期声:横林镇狄坂村委主任
吴寿波:在我们常州市来说 这么小范围的 小面积的进行垃圾处理…可能是第一个 进行试点
垃圾分类:居民广泛参与才能见真效 变废为宝看起来的确很美,但是只有引导居民做好前端分类,才能达到垃圾源头减量和再生利用的最大效果。垃圾分类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居民的参与度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同期声:市民:知道的
记者:平时看到垃圾会分类扔吗 一般都会的 同期声:市民:记者:有垃圾会按照分类扔吗 会 记者:会怎么样处理
一般的话都是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吧,就是平时的瓜皮果壳就是不可回收的,然后吃的一些纸盒就是可回收的,还有家里的废旧电池也是分开放的 垃圾分类最重要的还是市民的参与度,在我区的一些小区,垃圾分类设备刚投放时,很多居民不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缺乏分类垃圾相关知识,积极性不高,尝试的人不多。对此,城管部门通过开展走访入户活动,派发宣传手册、资料,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让居民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好处,熟练回收流程。渐渐地,不少居民从好奇转为体验,再到全家总动员。 同期声:新城公馆天域小区居民
周琴珍:老百姓像这个东西,时间长了就接受了,也知道有害的和无害的,箱子都看得出来有红的有绿的有三种颜色的,大家一起都现在做的比较好 同期声:区环卫处综合科科长
李飞:垃圾分类主要重点在我们源头,分类投放,那么广大市民朋友可以按照垃圾分类的一个标准,就是按照分类的模式来进行分类投放,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主要分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这三类 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等标准,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不可回收物等三类。 可回收物(蓝色桶):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 有害垃圾(红色桶):指含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物质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旧日光灯管、节能灯、废油漆桶、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杀虫剂容器、除草剂容器、感光胶片、废打印机墨盒等。 不可回收物(绿色桶或者灰色桶):除以上垃圾以外的其他垃圾。 2018年,我区将完成66个住宅小区(含经开区12个)、85个企事业单位(含经开区18个)及市政道路和公共场地的垃圾分类设施设置,全面实施生活垃圾收集“房改亭”工程,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59%以上。完成3个街道集镇区、29个行政村(含经开区1个街道集镇区、11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工作,西湖街道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达到全覆盖,潞城街道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70%以上。推行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积极建立健全长效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引导体系,进一步提升市民垃圾分类意识。 同期声:区环卫处综合科科长
李飞:(2018年)城市建城区范围内,垃圾分类的设施覆盖率将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那么农村今年将新增二十九个行政村,加入到我们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另外我们还将推行垃圾分类的责任人制度,将垃圾分类的责任,包括到每一个楼栋,每一个社区,行政村 垃圾治理,是个全球性难题。日本用了27年,形成全民参与氛围,德国把垃圾分类当一项系统工程,大约40年才见效果。武进的垃圾分类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仅仅进行简单的三分类,居民生活垃圾的大头——餐厨垃圾,还没有进行分类。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我们希望政府部门能继续扩大垃圾分类试点范围,推进源头分类的精细化、运输的合理化以及处理的科技化,通过在全区范围内宣传和推广,进一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每一位市民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让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