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从“门外汉”到“精准助残领导者” |
时间:2020-03-05 20:58:32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常州市委宣传部也公示了新一批“岗位学雷锋标兵”,46岁的陈凯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在他身上有着怎样的雷锋故事呢?来看报道。 2月29日周六上午9点,武进区同心助残驿站理事长陈凯已经从钟楼区的家里开车来到了武进高新区贺北社区,看望卧床17年高位截瘫的王春洪,不仅带来了慰问品,更是带来了驿站志愿者,武进中医院医患关系部主任苏萍,为王春洪做细致的护理指导。 现场
武进区同心助残驿站志愿者 苏萍:现在它的大小缩小了吗? 王春洪:缩小了 武进区同心助残驿站志愿者
苏萍:那还是有希望康复的。 王春洪妻子:这个里面,有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能让它好的快一点? 武进区同心助残驿站志愿者
苏萍:这个呢,还是只能用正常的方法,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还有一个不要感染,只能让它慢慢的长,其他就按照我们原先的护理方法,一天三次换药。 武进区同心助残驿站理事长
陈凯:时间比较长,他必须要到医院去,但是没办法下床,没办法处理。 作为理事长,陈凯对驿站帮扶的残疾困难家庭的情况几乎是了如指掌,对于王春洪一家来说,相比于物质帮助,陈凯为他们争取来的医疗援助更为重要。志愿者每两周都会上门一趟,即便是疫情期间,也会保持电话联系,嘘寒问暖。 王春洪:以前没来之前我屁股上有一个褥疮,大概有这么大了,非常严重,他们来了之后,就每个星期,都来一次帮我换药,包括清洗伤口,经过半年的治疗,我的屁股上的这么大一个伤口全都好了。 正是有同心助残驿站志愿者的指导,王春洪的妻子在护理方面也熟能生巧,俨然是半个护士了。 王春洪妻子
丁秋萍:像现在我自己一般小问题我都能自己处理了,把褥疮处理好了,发烧的几率就很小,他们没来前一年,我们在医院住了整整两个月,自从有了他们,我反正去年就没出门(去医院)。 告别了王春洪一家,陈凯和志愿者又来到同村另一户助残对象邹锋家中。 现场声
武进区同心助残驿站理事长
陈凯:车祸造成的高位截瘫,我们常州的一个主任医师,就说他很有可能站不起来了,但是我们全家的努力,现在他可以站起来了,这是全家的努力。 奇迹的发生自然离不开一家子的努力,但是邹锋的母亲张亚琴告诉记者,如果没有陈凯和同心助残驿站的帮助,他儿子几乎不可能有站起来的希望。 邹锋母亲
张亚琴:04年11月份(手术后)回来的,康复医生给我们弄了一个锻炼的计划,我们只会照着这个做,一直做了十几年,后来陈主任来了,他们来了就教我们(更先进的),另外哪个需要加强锻炼的,就好了很多。 自从2018年帮扶起,陈凯每周都会安排志愿者来家中帮助邹锋做康复训练,从开始一点没有知觉,到自己能翻身、能坐正,甚至能拄拐短时间行走,邹锋一家对陈凯和同心志愿者的感激不言而喻。 邹锋:以前的话都至少要手扶着,或者有东西靠着,现在就什么都没有,我在这里也不会倒,稍微自己动动也没问题。 同时,为了让邹锋生活更方便,陈凯还为其家里做了一些简单的改造。 邹锋母亲
张亚琴:第1次就在这装的扶手,后来就觉得这里还要装一个,然后来这里也装了一个,我一边扶着他,他一边扶着这个,就好了很多,洗了澡之后在墙上都会滑的。 邹锋:陈主任在我的这个生活中,不管生活也好,锻炼也好,是一个亲人一样的对待我。 武进区同心助残驿站2014年成立,九三学社社员陈凯临危受命,担任理事长,虽然没有一分钱工资,但是陈凯却把自己经营的公司放了放,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助残事业上,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精准助残的领导者。 在担任武进区同心助残驿站理事长前,陈凯主要从事的是科技咨询服务工作,可以说和助残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但是通过几年的摸索,陈凯从帮扶对象的最根本需求出发,对症下药,精准助残。 武进区同心助残驿站理事长
陈凯:经过我们几年的服务,我们也感觉到,这个重度残疾的群众,更加需要我们精准的帮扶,定期上门提供康复护理,康复的治疗,康复的训练,以及对家属成员的指导,我们同时也发现,家庭成员本身来讲,心理压力也比较大,我们也针对这个重度残疾,困难服务对象的家属开展心理的帮扶。 目前同心助残驿站有志愿者200人左右,大多都是来自各民主党派的社会精英,以九三学社社员为主,而陈凯也从内部发掘资源、整合资源,为帮扶对象谋取福利。 武进区同心助残驿站理事长
陈凯:我们也是通过跟武进中医院康复院区建立一个战略的合作,来通过我们上门服务,他们康复的护理也好,康复训练也好,来改善他们的面貌,服务对象就医也不是很方便,我们也会把专家请到社区去,请到我们家里,这样让我们服务对象,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看到帮扶对象的生活越来越好,精神面貌得到改善,这是陈凯推进精准助残的不竭动力。陈凯说,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用不过时,今后他会继续为助残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武进区同心助残驿站理事长
陈凯:作为同心助残驿站,已经进入第2个5年发展规划时期,……我们准备结对帮扶150户残疾困难家庭,通过我们的服务,能够感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的温度,能够感受到,我们这样一个团队在支撑他,能够对他们生活的状态,能得到一些改善。 感谢陈凯的助残事业,温暖和帮扶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家庭。在今天节目的最后,我们发出倡议,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向“岗位学雷锋标兵”陈凯同志学习!让我们向所有挺身而出的战士们学习,抗疫中的雷锋日,你也可以温暖别人!雷锋就是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