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都迅速行动,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很多人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在一线战斗,但是也都在为抗“疫”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常州的非遗传承人在这次疫情期间各显神通,创作出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抗“疫”作品。 白坚仁今年64岁,是我国留青竹刻泰斗白士风之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留青竹刻的省级传承人。留青竹刻是“常州三宝”之一,以刀代笔、以竹为纸,在不足两毫米厚的竹青上进行书画作品再创作。在疫情期间,白坚仁创作了好几幅抗疫作品。 一段留青竹刻作品 留青竹刻非遗传承人
白坚仁:是受我父亲的创作理念的触动,他也是根据当时的形式来选定的这些题材,这次我也是通过这样的启发,用我们留青竹刻来反映一下,2020年中国武汉发生这种疫情。 从最初的“疫情就是命令”、“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等这些简单的文字,再到一幅幅生动精致的人物形象,白坚仁在创作的过程也在不断创新。 留青竹刻非遗传承人
白坚仁:一开始做的文字,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这些文字刻了有三块四块,然后逐步下来做了两个医务人员戴口罩的形象。加油这个动作,然后是做了一个卡通的小孩的头像,记得出门戴口罩。我感觉还是挺好看的。 留青竹刻是一个耗时费功的细致活,自从疫情发生后,白坚仁就在在薄如纸片的竹皮上,挥刀如笔。 留青竹刻非遗传承人
白坚仁:现在手上正在做一个医务人员,坚守岗位。在隔离区这个位置还在坚守,还正在手上做的,这也是一种历史的记载,后人以后看到,就知道这是当年的一种情景。 每天关注着疫情的新闻,非遗传承人都想着用自己的特长,做点什么:“捏、搓、揉、滚、挑”,短短几分钟,一个活灵活现的面塑便从传承人吕信芝手中诞生。疫情期间,他也做了三幅作品,分别是“钟南山”,“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和“致敬逆行者”。 面塑非遗传承人
吕信芝:钟南山院士体现了他一种光辉形象,一种表率的样子,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致敬医护人员的,这个是白衣天使,做了两个天使的翅膀,后面有一个平安归来4个字,希望他们战胜疫情早日凯旋,与家人团聚。 在此之前,吕信芝擅长做一些四大名著人物形象和卡通形象的面塑,这次以疫情中的抗疫战士做成面塑,对他而言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面塑非遗传承人
吕信芝:这个都要一天的时间,从上来构思,塑造人物刻画,参照这些表情把它体现出来。像这个衣服上面每一颗纽扣,也要细心的把它做出来,大了也不行,小了也不行,捏在手里面基本上要有一个比较,看上去基本上差不多,这个脸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要对称,手势都要相称。 除了留青竹刻、面塑,剪纸、梳篦等各位非遗传承人们也都纷纷献上了自己的抗“疫”作品。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一组剪纸、梳篦抗疫作品 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已全面得到了控制,寒冬正在消散,春风已悄然拂面,感谢默默付出的每一位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