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福院护理员:做孤残儿童的“好妈妈” |
时间:2020-05-01 21:16:55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说起福利院的孩子,很多脑海里可能出现的是电视剧里的场景,一群健康可爱的孩子渴望着父母、家庭,而实际上福利院里大多数的孩子都身患残疾,有的甚至只能终身卧床,他们的饮食起居全靠护理员,五一特别报道《劳动美》,让我们一起走近孤残儿童护理员。 现场一段画面
切水果,喂孩子吃 时间:上午8:30 【字幕】朱燕涛 35岁 常州儿童福利院护理员 晨晨(化名) 五岁
患有脑积水 常州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护理员
朱燕涛:把它弄碎一点,让孩子容易进食,容易吞咽……他有的时候会发脾气,发狠,我有一次也被他咬破过手,安抚他,尽心照顾他,他也会慢慢的安抚他的情绪。 2013年,朱燕涛的孩子刚满周岁,同年,她来到常州儿童福利院工作。 常州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护理员
朱燕涛:我的职业本身是护士,觉得福利院的孩子,没有爸爸妈妈,比较可怜,以前的话,我觉得福利院的孩子都是像电视上的那种,真正到福利院来以后
我就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重度残疾的孩子,他们的遭遇就更加让我产生母爱吧。 当时28岁的她自信又要强,满怀着爱心,但是慢慢的,她开始认识到,要做好这份工作,只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常州福利院的100多名孩子中,98%左右患有残疾,有的重残儿童有四五十斤,为他们洗澡、擦身等都需要体力;有的孩子患有传染病,照顾他们要有勇气,还要有更多的医学知识…… 双胞胎脑瘫儿
小雄(化名) 11岁 双胞胎脑瘫儿 小地(化名) 11岁 常州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护理员
朱燕涛:他们有的时候有一些举动,还有一些表现啊,哭笑啊,都会很相似。小的时候,他们不太会进食,要我们用流质一点一点的,慢慢给他们喂,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要个把小时,我们就要抱在手上,一点一滴的喂。 中午10:30午餐时间
喂饭叠 常州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护理员
朱燕涛:他睡在床上的话,他容易吞咽,咽下去,这样不利于他功能的训练,抱到喂食椅上吃的话,对他们来说是种锻炼,这些孩子,就怕他们的功能逐渐逐渐退化。 因为很多孩子等待着喂饭,儿童福利院的午餐时间通常来的更早一点,每一名护理员要负责喂三到四个孩子吃饭。 一个小孩子哭着跑过来拉朱燕涛 常州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护理员
朱燕涛:我刚喂了他一口饭
刚刚说他们那边没饭,我去看一眼,他以为我不喂他了,然后哭了。 今年疫情发生后,常州儿童福利院并实行了封闭式管理,之前由医院负责的孩子的康复训练,也只能由护理员们承担,由于人手紧缺,护理员从原来的三班制改成了12小时换班制。 常州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护理员
朱燕涛:我们其实24小时都是在这边的,12个小时上班,12个小时在院内休息
单位领导考虑到怕和外界接触,容易增加感染的几率 记者:会想念孩子什么的吗? 常州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护理员
朱燕涛:休息的时候会和孩子视频 七天之后,护理员们才能换班,跟家人短暂相聚。不过对此,朱燕涛没有一句抱怨,她说这个时候,更要做好孩子们的“保护伞”。 常州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护理员
朱燕涛:其实在疫情期间,各行各业都是奋战在一线,我觉得能够保障我们福利院的孩子和家里的孩子,如果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健康,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虽然现在疫情逐渐稳定,但福利院还处在封闭状态,不过护理员们已经恢复了三班制,可是朱燕涛却总是要求值夜班,因为夜班的人员少,责任重。 常州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护理员
朱燕涛:中夜班,我们要管理一个室里面的孩子,我们要监护他们的安全 由于将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孤残儿童身上,朱燕涛陪自己孩子的时间少了,朱燕涛说,心里也充满了内疚,但是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母亲。 常州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护理员
朱燕涛:我觉得他们就是我的孩子,我就是他们的妈妈,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也很开心。 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或许很多人会用辛苦艰难来形容护理员的工作,但在采访朱燕涛时,我们却感受到了她的快乐,感受到了她对生命的尊重。在这个特别的五一,让我们再次向朱燕涛致敬,向和她一样的所有的福利院工作者们致敬,向所有劳动人民致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