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奔小康 雪堰绣衣村中巷上的致富两条龙 |
| 时间:2020-06-03 20:30:58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提起中巷上,大家可能有些陌生,它位于雪堰镇绣衣村的东南面,是一个占地140多亩,共有92户、240多个村民的自然村。十多年前它还是个村级收入仅2万余元的贫困村,但是如今,这里却处处都是致富能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其中的两位吧。 从中巷上的村口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桃林,初夏时节,桃树上已经结满了果实,68岁的董永涵正在自己的两亩桃林里忙碌着。 雪堰镇绣衣村中巷上村民
董永涵:现在是疏果阶段,马上就要包桃子,品种晚桃是湖景桃,早桃是白凤桃,口感上是湖景桃好吃,口感好就卖的好,产量一亩田一万多。 六七年前,董永涵和其他村民一样,种种水稻,忙忙农活,一年收入不过千把块钱,生活过得捉襟见肘。2012年绣衣村规划了550亩现代高效水蜜桃田,淘汰一季只有三百多元产值的水稻田,为了让集体经济分配到每位村民的手中,绣衣村老书记王建明鼓励有劳动力的村民自愿种植。 雪堰镇绣衣村老书记
王建明:都在家家户户种水蜜桃的话,销售就有问题了,村里面就协助他们搞好销售一条龙的服务,帮他们联系中间商,超市啊大城市里面的超市,还有我们把顺丰快递,什么快递,把他们到村里面做服务。 勤劳的汗水加上科学的种植指导,外加村里的销售一条龙,如今,董大爷的两亩桃林一年就可以盈利六万多元。 雪堰镇绣衣村老书记
王建明:一亩地种40-45棵桃树,每棵最低标准能出800块钱,一亩地这样算下来,就是三万二。中巷上村每户的收入都在六七万左右,多的有十多万。 放眼望去,中巷上除了这代表着富足的桃林,更为引人注目的还有这现代化的工业园区。2006年,常州锡润机械有限公司的老板徐宝华只身来到这里创业,建厂房、引进设备、招工人,一切从零开始。 常州锡润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宝华:这个地方村里面和镇里面对我们的支持还是比较大的,安全还有人员方面,什么问题都和他们一起商量,也会帮我们尽快解决,企业和社会总是连在一起的,没有社会的支持那么企业也搞不好。 锡润机械主要从事灌包装设备与铝质软管生产线的研发与生产,由于产品的品种较多,批量较小,所以在后期徐宝华也开始自主加工产品的零件,实现了产品从冲床到收颈的“一条龙”。 常州锡润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宝华:目前这个产品销路也比较可以,因为我这个产品整个行业里面,目前在国内还是只有我一家在做,去年是五千多万(产值)。 村级收入提高了,百姓的钱袋子鼓了,之前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了富民强村,中巷上村也发展成为新一批的美丽新农村,村庄绿化面积达到了38%到40%,居民基础设施完善,墙壁上满满的“孝”文化,处处都彰显着农村的新风采。 从2005年到2020年,绣衣村用15年的时间开创了农村振兴的道路,我们相信在绣衣村委的领导下,不止有中巷上,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自然村成为富民强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