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寻味江苏 如玉似弦银丝面 家喻户晓好味道

时间:2020-06-09 20:57:32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寻味江苏 如玉似弦银丝面  家喻户晓好味道
在所有爱吃面的城市里,都会有一碗代表作,而在常州这座城市里,银丝面一定是首推之选。色白如玉、条细似弦,无论早市还是午市,进店吃面的食客总是络绎不绝。“寻味江苏”今天为大家推介的就是常州的银丝面。
中午11点半,午餐时间来临,遍布龙城的银丝面馆也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辰。
现场  银丝面馆师傅:一碗白汤好啦
一碗面,两份浇头,几乎是进店食客的标配,根据自己的喜好,红汤、白汤、拌面任选其一,刺溜一声,软滑可口。
食客:经常来吃,早上早饭都会来吃,比较实惠嘛,特别适合我们老年人吃。
食客:我家小朋友喜欢吃这里的面嘛,我经常会过来,一个是味道好,而且我觉得也不是那么咸,就像家里面煮的味道一样。
家的味道,也是老常州人熟悉的味道。银丝面,面如其名,色白如玉、条细似弦,故此得名,再配上各式浇头,可谓“面已浇变,浇以碗衬”。
食客:小时候爸爸妈妈带着来吃的,是经常吃银丝面的,比较细。
银丝面最早发源于1912年常州南大街孙府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对于老常州人来说,银丝面那绝对是个响当当的名头,如今银丝面的第三代传承人是银丝面馆有限公司董事长恽盘方,说起他和银丝面的结缘,其实也有些偶然的成分。
常州市银丝面馆有限公司董事长 恽盘方:我以前是洛阳饭店的主任,刘银根是银丝面馆的主任,我们那时候就经常一起开会,比较熟悉,那时候银丝面馆很牛的,就一家,我们谈恋爱都觉得去吃碗面很有面子,特地赶过去吃。
刘银根就是银丝面的第二代传承人,后来恽盘方和他成了很要好的至交,但在上世纪90年代,银丝面馆生意受到冲击,市场低落,最终解散关门。银丝面的消失让恽盘方感到十分惋惜,他的心中一直有重振银丝面的梦想。
常州市银丝面馆有限公司董事长 恽盘方:我就去拜访刘银根,希望把银丝面馆开出来,想请他出山,他一听就跟开心,帮我找以前店里的师傅,把技术教给我们,我请他当我们银丝面馆的顾问。
2008年,恽盘方在飞龙路开办了首家银丝面馆,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迅速打开了常州市场。
百年传承精益求精  打造“常州名片”
一碗好面必然是上好的汤头与面条的完美结合,但在银丝面馆我们发现,这汤与面并非是店内制作,看上去颇有些神秘,这秘密又藏在何处呢?
现场 连线记者 郁振宇:银丝面作为常州本土的一道传统美食,这么多年一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今天我们非常有幸来到银丝面馆的中央厨房,一起来探索其中的秘密。
走进制面车间,一根根银丝整齐地倾泻下来,工人正在切割、称重,这些面条将在第二天一早供应到全市的各个门店。
常州市银丝面馆有限公司董事长 恽盘方:下午开始做就入库,明天早上就发下去,很新鲜。面条主要是怕一个感染,我们车间都是无毒无污染的车间,我们的水不是自来水,我们都是提炼的水,专门进了一台机器。
银丝面贵在细如丝,作为常州市面上最细的面条,每根不得超过0.8毫米,但它的口感依然能够保证Q弹有韧劲。将制作完成的面条用力捏成团,只要稍微一抖,面团在顷刻间就恢复如初,丝丝分明。这韧劲十足的面条,主要得益于蛋清、水和面粉的完美比例。
常州市银丝面馆有限公司董事长 恽盘方:鸡蛋黄不好放进去,放进去会感染会发酵,缩短面条的寿命,所以在专家意见采用之后,我们都做了改良。我们的水比例跟其他的面条相比要少,我们的面条又细,放在水里,如果不干的话,会马上没有韧劲。
一碗好的汤面,光有上乘的面条可不够,俗话说,汤是面的灵魂,只有足够出挑的汤才能撑起一碗面的美味、经受住吃货们的挑剔。走入半成品加工车间,桌上摆的制汤材料可以用壮观来形容,足足有三四十种,仅肉类就有鸡肉、猪肉、黄鳝等多种。
现场 常州市银丝面馆有限公司董事长 恽盘方:这个黄鳝骨第一锅就要下去,然后把沫去掉,不是出了水之后放进去,这样子的话原味就没有了,像这个肉末要炒到香味出来,再放进去。
4口500斤的大锅依次排开,经过数十道工序,8个小时以上的慢火熬炖,原料的香味最终都会化入汤中。
记者:熬到什么样才算好呢?
银丝面馆中央厨房工人:用勺子去舀,一定要熬到粘稠才行。
早年间的汤头都是各个门店自己熬制,虽然配方相同,但呈现出来的味道却仍有差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恽盘方于2017年投资建立了这个五千平米的中央厨房。
常州市银丝面馆有限公司董事长 恽盘方:老百姓到这个店到那个店,口味不一样,因为他们有的熬的时间够或者不够,有的时候犯各种各样的毛病,投诉也比较多,银丝面汤不好吃,中央厨房建立以后,从2017年的时候我就集中起来,根据你要的量,我给你发下去。……然后老百姓的口碑就说,这样就好吃了。
经过多次的调整与改良,采访当天,记者也有幸尝到了即将面世的最新版汤头。
现场 连线记者 郁振宇:刚刚我也是尝了这最新的汤头,虽然看上去上面有一层厚厚的鸡油,但是入口却油而不腻,唇齿留香。
银丝面的传承无疑是成功的,2016年“恽记”银丝面馆获得“江苏老字号”企业称号,银丝面也多次被评为地方名点,目前常州已经开了近50家银丝面馆,但是对于年逾古稀的恽盘方来说,他还有着更大的梦想。
常州市银丝面馆有限公司董事长 恽盘方:想制成礼盒,别人问常州有什么特色,银丝面 萝卜干 大麻糕,那水面肯定不能放进去,会坏。我们有一个口号,就是银丝面走进千家万户,我想做水干面,我也去苏州和那边的老板学习,现在马上成品要出来了。
让银丝面走进千家万户,不再局限于堂食,把银丝面打造成常州名片,这是恽盘方一生的追求,我们也希望他的愿望尽快实现,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如玉似弦的银丝面。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