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牛塘镇竹园社区 保障“钱袋子” 打造文明宜居“世外桃源”

时间:2020-06-17 20:38:59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牛塘镇竹园社区 保障“钱袋子” 打造文明宜居“世外桃源”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在武进区就有一个乡村社区以竹园为名,因竹园而兴,代代传承着以竹为象征的坚韧不懈的精神,将“强富美高”的美好蓝图逐渐转变为生动实景。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镜头一同走进康居型美丽乡村牛塘镇竹园社区。
出现场:连线记者 盛娇佳:  塘水清清花香醉人,健身广场设备智能。这里就是牛塘镇竹园村村民口中的生态公园,很难想象两年前这儿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泥泞洼地。
环境美是竹园社区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而作为村民小组长的许国惠,对这一切的改变最有发言权。
牛塘镇竹园社区居民 许国惠: 特别在两年之中,一个大改变,原来我们后面是臭水沟,现在前面后面都整治好了,把它改成一个公园,我们现在出门就是公园。老百姓比较满意,比较感激。
环境变好了,许国惠家的空房间也派上用场,装修一新后用来出租,抢手的不得了。
牛塘镇竹园社区居民  许国惠:我有几万块钱(收入来自)群租房,因为这个环境好了,房租也提高了,我们现在一间房子20多个平方都要五六百块钱一个月。当时觉得没有种地的地方了,后来现在他们也尝到甜头了,这就是公园带来的收入。说实在话,这个买菜吃够了。
如今的竹园社区百姓安居乐业,曾经却一度是牛塘镇的落后村。竹园社区党委书记汤国刚早年经商,2005年成为书记以后,凭借独到的商人眼光,更是稳准狠地保障村民的钱袋子。
牛塘镇竹园社区党委书记 汤国刚: 我最开心的一件事情,从2008年农村失地保障社保,我当时就预判成本是老百姓7000多,我们集体是1万多,我是一个生意人,(我知道)今后社保的成本消费肯定大幅提升,没钱借钱,想办法,千方百计把这个全部交完,时间也证明了全覆盖了(现在)一点压力都没有,老百姓有了底气,所以现在去看村里去看,有些老百姓都很悠闲,比城里的老百姓都开心,他的幸福指数比较高。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竹园社区通过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蓬勃向前,社区收入逐年的提高,现在社区有工业100多家,商铺1500家。
牛塘镇竹园社区党委书记 汤国刚: 习主席不是说要有获得感,要真正做到老百姓有获得感,实际上是要花功夫的,一个是两个环境,居住环境,安全环境,第三个,做事就是需要钱,我作为村书记,我要把这个钱赚到,从(2005年)68万到现在的700多万,我的目标就是1000万,1000万以上,这样一来,你无论做什么事情,心里有底的底线。
工业带动经济,也带动了就业,各地劳动者纷至沓来。竹园社区目前外来流动人口8100余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住的压力。从去年开始,竹园社区开始着手解决群租房问题,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安全,另一方面是切实帮助百姓增加收入。
牛塘镇竹园社区党委书记 汤国刚:我们最低标准就是三,规范电线规范煤气规范充电器,我们按照群租房上面的要求,他也是主要是这三大问题群租房和个租房,1800多家都有收入,都在本地租房,老百姓拿去了,你这个收入就固定了,潜移默化,慢慢引导他们吧,群租房改造好,档次提升,物有所值。
鑫鑫公寓便是牛塘社区群租房改造的一张名片,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共4层设有52户出租房、可容纳150多人居住。
鑫鑫公寓租户 柏女士: 我今年3月份搬进来的。我儿媳妇的妈妈给我们介绍过来的。我以前在这边16年回家了,(现在)环境是好一点。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竹精神主题教育基地”,“竹之雅”和“竹之节”两大板块重点关注竹园人的精神构建,展现竹园文化,弘扬社区乡贤义举、社区居民公约、特色家风家训。
牛塘镇竹园社区党委书记 汤国刚: 没有物质你讲文明是不可能的,当然现在政治文明、生态文明都要起来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党建公园总投资450万左右,建设成这样子,(我感觉)收获满满的。竹子就是锲而不舍,我们认准的事情就要干下去,不能放弃,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远离城市的繁忙与喧嚣,如今走进竹园社区,芳草萋萋,落英缤纷,让人不舍得回家。发扬竹精神,更是让百姓安居乐业,值得点赞。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