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湟里镇葛庄村:双手种下小康梦 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时间:2020-06-18 20:39:32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在湟里镇的最北面有一个村落名叫葛庄村,靠着花木经济,葛庄村的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富起来的葛庄人又把目光投向了村庄环境建设,如今“绿树村边合,碧水房前绕。”就是对葛庄村的最好评价。今天的美丽乡村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湟里镇葛庄村。
(航拍:葛庄村全貌)
葛庄村村民薛加益今年63岁了,生态走廊旁就是他家承包种植的10来亩花木。
花木种植户  薛加益 最开始的时候很紧张的,苗都买不到,品种没有那么多的那个时候,那个时候只有几样东西。现在一家人家都有十几样品种了,现在苗就充足了,要苗的时候我们都要到外地去了。原来路都走不出去,这边的路都很挤的,现在你看弄的大车小车,都可以交车了,最开始种树的时候连水都不能灌溉,现在水都已经配套好了。
村里修马路,排水渠,种植花木的条件越来越好,受益的自然是这些农户,这些年,大家伙的钱袋子可是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
花木种植户  薛加益  原来最开始最多的人可以赚五六万块钱,现在路子广了以后五六万根本就不当回事,有的人已经赚二十几万一年了。现在平均下来,最多人都有几十万的,都不是一点半点的。
因为毗邻嘉泽,葛庄村也走上了花木销售之路,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全村主打花木产业牌,精心布局,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木专业村。
湟里镇葛庄村委主任  徐卫平 那些种花木的人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呢?一个就是道路要宽,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帮他们修路,还有一个就是用水量要比较多,所以我们就帮他们修水渠。老百姓他们方便了以后,对我们村委的工作也很支持。
全市首个小微水体河长的心里话
“实施乡村振兴,打造特色美丽乡村,不仅是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还要让农民精神有追求。”这是湟里镇葛庄村委主任,全市首个小微水体河长徐卫平的心里话,为了这个目标,徐卫平又开始了他的水文章。
 2016年开始,葛庄村整合各类资源,有效落实环境整治,开展河道清淤、水循环系统改造工程。建设了总长约3000米的河道生态驳岸、1500米健康步道,对农房围墙进行改造,形成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风格。
湟里镇葛庄村委主任  徐卫平 农村最主要的是因地制宜,我们不能说打造一个很高档的那种样子,那对村里面来说投入也太大了,就是利用家前屋后老百姓的东西进行改造,保证了农村原汁原味的风貌。
葛庄村于2018年创建区级美丽乡村,在此过程中,徐卫平发现,小微水体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最大的环境掣肘。所以2019年10月开始,葛庄村筹集资金100多万,对20多个小微水体进行整治。
湟里镇葛庄村委主任  徐卫平 农村弄好了,你村庄河道不弄好那就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就想到把小微水体改造,要一并改造好。首先我们要进行清淤,还有就是要把河道里面垃圾全部清理掉,还有旁边要修筑一个生态驳岸。
作为我市首个小微水体河长,徐卫平每天都要到河边照例巡查。不过徐卫平思量着,何不让大伙一起参与到保护河道的队伍中来,树立环保理念,增强集体荣誉感。村民郭腊娣家就在河道边上,现在她每天负责河道的清理工作,维护河道整洁。
湟里镇葛庄村村民  郭腊娣 村里搞卫生这一块呢,就负责让我来搞,有什么垃圾我就负责清理掉,很多人来这边参观说,这个地方比小区都好,我们农村弄到这样真的已经很不容易了。
近年来,葛庄村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走出了一条具有江南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先后获得省文明村、省级生态村、省绿化示范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省健康村等荣誉。
湟里镇葛庄村委主任  徐卫平 我们葛庄村是准备打造全域型的美丽村庄,我们总共4个片区,已经做好了三个片区,最后一个片区已经在设计当中了,今年年底了要准备完工。后期呢,我们还有一些拆并村要一并提升他们的生态环境。
村民富、环境美的葛庄村只是武进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美丽乡村的建设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农村社会风气,真正带动咱们百姓脱贫致富,为决胜全面小康添砖加瓦。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