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嘉邢溪桥:当传统村落遇上生态改造 |
时间:2020-06-25 20:45:32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邢溪桥村位于礼嘉镇何墅村东南角,历史悠久,环境天然,2018年,在礼嘉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对邢溪桥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全村环境和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看记者的报道。 礼嘉镇何墅村委邢溪桥村民小组村民
上官琴:明天我坐头班公交车到街上去,七点多钟去到十点多钟回来烧饭,正好买了菜。 上官琴老伴
何才清:现在还真方便 礼嘉镇何墅村委邢溪桥村民小组村民
上官琴:以前上一趟街要走三五十分钟的 72岁的上官琴是坂上眼科医院的退休医生,也是土生土长的邢溪桥村民,在她印象中,邢溪桥村的地理位置是个死角旮旯,没想到如今公交车都能开到家门口了,出行非常方便,老俩口晚年能过上这么惬意的田园生活,非常满足。 上官琴老伴
何才清:村庄变化做梦都想不到,现在都是靠党的政策,我国家不强大,不可能来讲这个美丽乡村,为民办实事,现在的邢溪桥村相当漂亮,老百姓也是皆大欢喜
何才清告诉记者,虽然邢溪桥历史悠久,环境天然,但改造前,道路没这么宽不说,河道更没这个清澈。 上官琴老伴
何才清:河水整个都是黑的,整条河都是水花生,河道两边都是草,能都不能走路,你说美丽乡村以后和大概有200多米,全部清理的干干净净 记者:已经有好多年没在这边走了 上官琴老伴
何才清:在没有建设美丽乡村前,已经有十几没在这边走了 因 为那个路没法走,想不到现在还有柏油路,出门脚上都没有泥
像生态公园一样,大家还可以坐坐,后面还有文化广场,不是公园胜似公园 跟何才清老俩口有同样感受的还有80后何彬,他说,大学毕业后一直住在湖塘,两三个月才回一趟老家,如今乡村环境变美了,大伙都愿意回家了。 礼嘉镇何墅村委邢溪桥村民小组村民
何彬:能休息的话,就非常愿意回来,我们也可以出来走走,其实现在很多人以前他们都在外面,他们现在也愿意回来。因为回来活动地方大,其实这边空气也非常清新。回来以后还可以和爸妈在一起。 何彬说,每次回家都会邀上儿时的玩伴,到村里走一走,感觉像农家乐一样。 礼嘉镇何墅村委邢溪桥村民小组村民
何彬:原来出来都是泥土路,好一点的就是石子路,然后我们出来玩一下摔一跤的话,情况好一点是手上脏了,情况差一点就是磕破了,没有这种休闲场所,以前我们都是到谁家去玩。现在的小孩子都可以在这里玩,包括现在这里弄出来以后,晚上总有一些叔叔婆婆坐在这边打瞌聊天。 近年来,何墅村委把创建优美生态坏境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以道路硬化、绿化、河道整治等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在邢溪桥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更是下足了功夫。 礼嘉镇何墅村党总支书记
周伟良:这个是道光年间的 应该有一百多年了 还有这一个码头,这个码头差不多也是有一百多年了主要是保持原风貌
基本上以打造原景为主,清理一下树木,把可以保留的都保留下来 老的要保护,新的也要建设,根据村庄整体规划、设计,道路拓宽、硬化,河道清淤整治,植被增绿补绿……总投资800万元的生态改造工程,使邢溪桥的环境和面貌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让邢溪桥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加宜居。 礼嘉镇何墅村党总支书记
周伟良:我们已经通过了美丽乡村的验收,然后我们这个河道经过整治以后也纳入了常州市的生态河道,前两天也验收通过了,水质现在是山里水质,透明水质。后期维护我们派了一个保洁公司,专门有人维护,基本每天都在周边清理 在精神文化方面,周伟良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改造中加入了大量的党建元素,让邢溪桥的群众党员们在生活闲暇之余能够学习到党的知识,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使党的基础性建设更具群众性。 乡村之美在于村容村貌之美,乡村之美在于村民安居乐业,乡村之美在于和谐的乡里人文,乡村之美在于充满希望的未来,而美丽乡村建设正是人们对生态宜居的向往和追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