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夏墅戴家头村:民风朴实 厚德载物 |
时间:2020-07-01 20:59:14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戴家头村位于武进区南夏墅街道西部,东临滆湖,北靠沿江高速,水陆交通十分便捷。近些年,戴家头村立足于美丽村庄和康居型村庄建设,不仅改变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还十分注重推崇“德”文主题教育,今天的生活超视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戴家头村那些德高望重的家庭吧。 【航拍】 2.96平方公里的戴家头村,传统建筑风貌特色明显,颇有水乡情韵,其民风朴实,在明明德。村民李筱漪的父亲2017年因为肺病多次入院,之后腿脚不便,这些年,李筱漪每天24小时陪伴在父亲的左右,明年父亲即将迎来百岁寿宴。 孝老爱亲家庭
李筱漪:我父亲药吃什么我变着花样做给他吃,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身体 李筱漪虽是嫁出去的女儿,但父亲却一直由她照料,对此,李筱漪的丈夫也绝无二话。 李筱漪丈夫
戴淑平:我跟我父亲只有20年,从小时候到他过世,跟我丈人的时间要30多年了。 在戴淑平看来,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他对丈人也非常敬重。 李筱漪丈夫
戴淑平:我跟我父亲还打过架的,跟我丈人脸都没有红过 没有一句话说的不舒服
有一点我保证的对老人孝顺,孝没有标准,不能做得好顺顺着他他喜欢的东西就顺着他 而事实上,戴淑平也是需要被照顾的人,已经患癌七年的他体力并不是很好,但他承担了家里的大部分家务,让李筱漪腾出更多的时间照顾父亲。而戴淑平除了日常起居,每天还会给父亲读报纸、念新闻。 李筱漪丈夫
戴淑平:本身自己也有病,家里能帮称的活干一些,他就能腾出时间来照顾她父亲了,我丈人知道我身体不好我去照顾他,他也不要我照顾 孝老爱亲家庭
李筱漪:我嫁过来没有公公婆婆,他们也有兄弟三个,这里就是我的家,他们都到这里来的
我儿子叫了聚会一年三次大家庭聚会 李筱漪夫妇的孝顺着实让人称赞,而这样互亲互助的家庭环境其实是和一个村落的整体道德氛围是分不开的,戴家头村556户居民中除了有李筱漪夫妇这样孝老爱亲的家庭,还有乐于助人的戴江民一家,只要谁家有困难,他们总能出手相助,也是村民眼中的典范。 乐于助人村民
戴江民:村民一般有什么事找我帮我,作为我来讲,做村民小组长也好多年了,一个感觉能够帮的就尽量帮人家,因为助人为乐也是好事情 村里出了这么多好人好事,戴家头村党总支书记朱玉明觉得这是一个亮点,因为传统文化根脉才能丰富美丽乡村的内涵。所以戴家头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深入挖掘德文化的内涵,推动德文化在农村扎根,增强群众认同感。为了引领家庭成员注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村里特别在陈家头、西戴组村民小组布置了以“德”为主题的道德墙,让道德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全村的民俗民风。 南夏墅街道戴家头村党总支书记
朱玉明: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结合我们在原来的新农村建设基础上,在提升一个档次,并把德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平时定期开展道德讲堂,通过道德讲堂发掘身边的是传递给群众,给特地在今年的美丽村庄建设中
变色了德文化墙
然后再空白的墙面上,营造一个德文化的氛围 在德文化的熏陶下,人心向善向好,美丽村庄创建势如破竹,村内建筑修复、水系水景深化、河外田园相伴、村庄绿化美化、长效管理顺利推进。此外,村里还深度挖掘田园特色,打造西戴和陈家两处标志性特色村口河塘景观,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建设休闲垂钓基地和农家乐。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实现工业产值2亿多元,经营性收入19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0000元以上。戴家头村也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现代化示范村、生态创建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乐于助人村民
戴江民:原来的环境跟现在不能比了,现在村上你随便走到哪个角落都干干净净,现在的人条件好了,各方面的环境也要跟上
现在的农民吃住不要愁,尤其是年纪大的,每个月有几百块钱甚至上千块钱养老金。 道德是一个人立身立本的根基,对于一个村庄也是这样,一个高素质的农村社区,总是洋溢在一种老人祥和、子女孝顺、家业兴盛、邻里和谐的氛围之中,其中浸润着令人艳羡的文明乡风。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美丽乡村,除了良田美池桑竹,更有风清气正明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