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要警惕 预防椰毒假单胞菌感染 |
时间:2020-10-15 20:39:35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如今大家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了,但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食物引发的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近日,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导致8人死亡,初步认定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中毒。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毒性竟如此强,我们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呢?来看报道。 省前中生物组组长 王美娟:它是一种来源于土壤中间比较常见的一种兼性厌氧菌,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各个地区都有可能出现,它在高温37度左右的时候生存比较好,而在26度的时候就会产生毒素,米酵菌酸。 省前中生物老师王美娟介绍,椰毒假单胞菌是一种高致死性的食源性致病菌,它产生的米酵菌酸毒素会导致细胞中间的能量供应出现障碍。中毒症状与米酵菌酸的摄入量以及摄入的时间密切相关,早期会出现呕吐、腹泻,头晕等,严重会出现尿血、脾肿大,甚至休克死亡的情况,中毒者通常不会有发热表现。椰毒假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到12个小时。这种菌易在食物表面生长,夏秋季是它引起食物中毒的高发期。 省前中生物组组长 王美娟:比如说是可能用米面来进行发酵或者是用薯类,比如马铃薯、红薯来制作的一些食品,中间长期发酵。还有一种呢,是来自于新鲜的银耳和木耳在高温的情况之下浸泡,特别是夏天浸泡时间过长的时候,那么它来自土壤中间的这种菌跟着它一起,进行大量的繁殖产生了毒素。 由于米酵菌酸化学性质非常稳定,耐热耐冷性都极强,即使在100度的开水中煮沸或冰箱冷藏冷冻也无法破坏其毒性,它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100%,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从源头上注意预防。 省前中生物组组长 王美娟:预防的话,我们肯定就是要注意食品卫生和安全,发酵的时候,第一个就是在干净卫生的容器里,第二个就是说,如果浸泡和发酵时间比较长,我们需要及时更换水,还有就是买的现成的一些凉皮等这些淀粉类的制作品的时候,也要注意它的生产日期以及储藏的方式,因此我们在夏秋季高温情况之下,凡是一些米面类的食物,可能疑似已经变质的,我们都应该是谨慎的对待,拒绝食用。 现在很多市民喜欢在家自制加工食品,那就要特别注意卫生和制作手法。如果疑似食物中毒,一定要第一时间催吐并及时就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