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电视主播互动

生活连线


连线调查:捡垃圾上瘾 怎么办?

时间:2021-06-14 21:03:24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2019年8月份,生活连线播出了湖塘永安花苑一老汉痴迷捡垃圾,进出家门全靠爬,在社区和物业的帮助下,彻底清理了所有垃圾。一年多过去了,老汉捡垃圾又卷土重来,家里的情况跟之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节目播出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大家纷纷反映,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人,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病。今天的生活超视一起来关注老人捡垃圾成瘾的现象。
记者再次来到71岁独居老人江全兴家,当他开门的一刹那,记者傻眼了,纸板、水桶、瓶瓶罐罐……这些垃圾都是江全兴这一年多从外面新捡回来的,家里堆得满满当当,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独居老人 江全兴:跟你说 房间你都进不去,进去睡觉要把房门口的东西搬出来,放在那里 阳台上去晒衣服 要再搬进去
永安花苑88幢丙单元居民:不能开门 门一开味道重的不得了,家里不能走进去 要爬进去的,上次清理了一个星期 一年不到又堆满了 都是外面带回来的垃圾。
对于江全兴的做法,有市民认为是老人独居太久,造成了老人抑郁性格,出现依靠某物品或行为来寄托情感,但这种行为并不可取。
市民:垃圾时间长了肯定会发臭的,影响邻居生活
市民:在家生活的环境肯定要注重的,但是他这种勤俭有点过分了
市民:我觉得不太好,生活不说要多高的质量,但整洁总归是第一要素
市民:自身的卫生还是要做好的,不然怎么住,都臭了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类似江全兴这样的老人很多,那市民又是怎么看的呢。
市民:有捡垃圾补贴生活费的,但是不会把家里都装成垃圾的,像饮料瓶会直接扔到垃圾桶,像快递盒子可以利用的就放到垃圾桶外面,让需要的人去捡。
市民:硬纸板 瓶瓶罐罐捡是可以捡,因为这也是废物再利用,但是家里堆成这样还是要及时清理掉 卖掉。
市民:他一个月七八千元退休金 还在捡垃圾。
市民:养成习惯也没办法,这是子女的问题,老头老太年纪大了 学历又不高,年纪大了只能这样了。
调查中,记者也遇到了几位拾荒者,多数是为了补贴家用,而且捡回垃圾后会放到固定地方,然后尽快卖掉。
拾荒者:最主要都没工作,像我们都没退休金,现在收垃圾的地方也多,收不到什么,就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记者:硬纸板多少钱一斤?
拾荒者:这种的九毛 像那种七毛,捡不到多少 七八块钱也有 五六块钱也有 
那么,为什么如此多的老人沉迷捡垃圾呢?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骆建建看来,老年人爱捡垃圾,其实有利于废弃物品再利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行为是对社会有益的。另外,老年人需要有精神寄托和自我认同,通过捡拾废品换来钱物贴补家用,这让他们从内心感到实现了自我价值,久而久之就会成瘾。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骆建建:一些老人闲着也是闲着,再加上没有太多的业余生活,通过捡垃圾的方式打发无聊的时间,同时让自己身心上得到一个舒缓,毕竟这些瓶子是可控的,可以换来一些收入。

独居抑郁 捡垃圾是“精神寄托”

记者发现,有囤积障碍的老人还真不少,比如上海的董阿姨,名下有多套房产,夫妇俩月收入近两万元,但她依然沉迷于捡垃圾,邻居因忍受不了将其告上法庭。韩国有一位70多岁老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家囤放了150吨杂物等等。对此,常州市心理卫生中心主任舒京平认为,这些老人患上了“囤积癖”,是一种精神疾病。
常州市心理卫生中心主任 舒京平:常见的年龄就是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很多跟焦虑 不安全感有关,扔掉的东西他可能觉得是有用的,以后还会用到,尤其一些老年人,以前中国是比较穷困的,长期积累的一些陈旧的观念,其实在我小时候,我妈也囤过一浴缸酱油,他们在囤积这些东西的时候能体会到快感,但是你要扔掉他的东西 或者帮他整理 甚至把它送人,那他是做不到的,他会很痛苦 很焦虑。
舒京平介绍,这些老年人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习惯,应尊重和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不应过多地责怪他们。尤其老年人退休以后,减少了跟社会的接触,会有种被社会边缘化的感觉,应通过社会活动增加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
常州市心理卫生中心主任 舒京平:我们一般不建议强行阻止,因为强行把他东西扔掉以后,他会慢慢又积累起来,慢慢纠正他的认知 讲道理,讲通了就好办多了,但还有一些严重的,确实讲不通的人,这个时候需要到医院,针对这些囤积癖的病人,还是有药物可以治疗的,我们也可以进行专业的心里疏导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骆建建:小则在卫生 生活上给左邻右舍带来一些困扰,重则垃圾堆放在一些不合适的地方,可能会引起一些安全事故,所以我们觉得需要方方面面去关爱他们,让老人除了捡瓶瓶罐罐,有更多的娱乐,有更多发泄的地方,更多交流的地方。
年老了,退休了,不再年富力强,这是自然规律,我们应该顺应自然,坦然接受。主动找点儿事做,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当然,捡拾垃圾不是做坏事,如果哪位老人觉得捡垃圾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自然可以我的生活我做主,也不必放弃。但建议一定要作出妥善安排,充分考虑各方面问题,比如保证卫生和安全、合理安排时间,这样既满足了心理需求,也不会对子女和别人增加负担。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21011

生活连线20221010

生活连线20221009

生活连线20221008

生活连线20221007

生活连线20221006

生活连线20221005

生活连线20221004

生活连线20221003

生活连线20221002

生活连线20221001

生活连线20220930

视频推荐

更多>>

视力筛查进校园 保护孩子“睛”彩

喜迎党的二十大 居民享受“家门口

油价调整迎年内首次“搁浅”

区领导调研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

湟里镇:尽展能拼会赢、乐于奉献的“

小偷拒捕逃跑 警民合力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