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电视主播互动

生活连线


武进手艺人的“守艺路”千锤万凿铜生花

时间:2024-02-28 20:36:11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中国传统技艺连缀千年文明,每一门都烙有民族文化的印记。能工巧匠们将自然万物融入艺术创作中,经过时间的洗礼,这些技艺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传承,经过千年的烽火,一代又一代匠人默默坚守,择一事终一生,用行动书写自己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守护与传承。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位武进铜雕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叶军。
叶军:这个是《黄山雄姿》,这个作品是2020年在苏州的全国大展获得了金奖,也是第一次,当时心情就特别开心,特别激动。这个作品做了有半个多月。
构思、画稿、煅烧、雕刻、镶嵌、焊接,每一件錾刻作品的完成,都需经过几十道工艺程序,花费数十天甚至数月,正所谓“千锤万炼,精錾细刻方成器”。与机械的规整、整齐不同,纯手工制作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创作过程中的一錾一锤都关系着作品的成败,哪怕是一个熟练的手艺人,尽管足够小心谨慎,在最后那一锤把作品敲坏也是常事。“不可预测也是一种美”。
叶军的师弟 叶建伟:铜雕雕刻的是很硬的东西,要用不锈钢的工具才能在铜上面精雕细刻。要制作成功的话,需要花很多功夫,在慢慢雕刻的过程中,手指上都会起泡,会长老茧。
要想创作出精美的作品,趁手的工具必不可少。叶军自豪地拿起自己专属的雕刻工具,并做了一一介绍。他的工具有50件之多,并且有很大一部分是他自己根据需要一把把打磨出来的。
叶军:刻画面角度是不一样的,需要什么角度就把工具磨成什么角度,这个锤子也是我自己做的。是白钢的,硬度比较硬,所有的金属它都可以刻。
在叶军的侃侃而谈中,一名中国匠人的形象逐渐明晰。像所有匠人和艺术一样,所有的成绩都源于最初的热爱,叶军对铜雕的痴迷源于中学时期校办厂内的手工铜质商标、铭牌,由于当时的他一放学就跑到厂内区“偷师”,父亲特意帮他找了一名上海的雕刻老师傅,至此,叶军终于有了师父,可以系统学习铜雕了。1881年,叶军参军了,为了不浪费空余时间,他把刻刀、锤子等雕刻工具全带去了部队,所以当兵3年,他的技艺丝毫没有生疏,反而精进不少。
叶军:战友们就说给我刻一个章,实际上当时我还不会刻章,也没有接触过,就硬着头皮干了。后来买了资料跟书回来查。我记得那个时候第一个印章是给连长科的,刻了三次才成功。那个时候物资很匮乏,这些材料都是去废品收购站找的,找到的形状不行,比如说是圆的,但是我要方的,就用手工锉刀把它锉成方的再给战友们雕刻,1984年退伍回来之后我就去了武进模具厂。
1992年,为了能与更多“圈内人”交流探讨,提高自身的铜雕技艺,叶军成立了工作室,张国良就是这样的“圈内人”,作为常州烙画的非遗传承人,他给叶军带来了很多“新想法”。
常州烙画非遗传承人 张国良:因为我觉得也是和烙画相通的,叶老师有时候也会来请教我怎么去处理,如何做得更加好看美观,我们也会介绍老师给他画一个图案,让他在这上面雕刻作品这个。
游客 杨荣好:这个地方我是第二次来了,第一次来了之后就非常喜欢这个地方,觉得这里都是艺术瑰宝。每一件作品都能细细品味,就觉得每一件作品都觉得是用了很长的时间。他上面的精细度就让人觉得他们制作的时候每一笔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很佩服他们。慕名前来叶军工作室参观铜雕的艺术爱好者不少,杨荣好就是其中一名。她告诉记者,因为女儿是一名美术老师,受女儿熏陶,自己也喜欢这些艺术品,而叶军的铜雕作品刚好在就点自己的审美上,所以她会时不时来工作室转转,欣赏作品。事实上,像杨荣好这样的人还少,但是看得多,学得少。
叶军的师弟 叶建伟:手工现在手工铜雕越来越少,也是很少见。因为发源地在武进,我希望在武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门艺术,我们也想带徒弟,这门艺术不能够流失。
紫铜80多元一公斤,雕刻时一手锤、一手刀互相配合,制作过程繁琐,原材料质地坚硬昂贵,叶军坦言,这些都是年轻人们不愿学的原因。为了让这项技艺得以传承,叶军想尽了方法。
叶军:
但是这么艺术得传承下去,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所以想学的人到我这里来不收一分钱,免费教学。
“铜”刻万物,美在无常,希望这门传统技艺能够源远流长。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228

生活连线20240227

生活连线20240226

生活连线20240225

生活连线20240224

生活连线20240223

生活连线20240222

生活连线20240221

生活连线20240220

生活连线20240219

生活连线20240218

生活连线20240217

视频推荐

更多>>

武进手艺人的“守艺路”千锤万凿铜

邱墅社区:车棚里的“灯笼”会灭火

武进消防开展住宅小区消防安全夜间

第26例造血干细胞准捐献者赴常 为

武进(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合作交

区领导率团在沪密集开展拜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