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武进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江苏省联合验收组验收,具备了国家综合保税区各项功能,开启正式封关运作的新纪元。由出加区向综保区的升级,不仅意味着园区功能的转变,更将成为我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繁荣区域经济、推动现代物流和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武进综合保税区的前身——武进出口加工区自2009年12月封关运作以来,工业产值、实际进出口额等关键指标每年增幅均超过20%。监管区内围绕“电子信息、新光源、新材料”产业定位,吸引了包括光宝集团、晶品光电、瑞声光学等多家知名生产性企业。其中,作为一家生产LED外延片及芯片的台资企业,2015年晶品光电实现产值超9亿元,同比增长68.6%。
【同期声】晶品光电(常州)有限公司管理中心副处长 陈怡君:在这里面,它的关税、增值税也是免征的,在成本上,可能我们就会比其他的厂略低一点,也是为我们争取订单上面一大助力。升格综保区之后,在硬件上有一些升级,比如说在抽验率上,或者是抽验完之后的放行速度,都有加快,库存的积压也可以下降。
陈怡君说,原来要半天通关的货物现在只要十几分钟就能搞定,受益的不仅仅是企业,当然还有市民。在综保区大厅的一角,近百平方米的进口商品展示中心内,商品琳琅满目:有来自法国、智利等国家的红酒,有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纯天然奶粉……消费者不出武进,即可一站式购买高性价比的境外商品。
与境外商品一起多起来的,还有区内的进出口贸易企业、物流企业等高端服务业公司。随着园区功能的拓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这个“深水良港”的优势与潜力。作为一家全国知名的牛羊肉进口企业,2015年底入驻的江苏恒古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先行者。
【同期声】江苏恒古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大勇:常州目前的话没有专业的冷链平台,成本非常高,我们到了武进的综合保税区,2016年主要围绕口岸功能打开以后,将常州武进综合保税区打造一个牛羊肉的专业进口平台,而且是可以惠及到不仅仅是长三角地区,整个华东地区的冷链的一个重要的节点。
作为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合保税区具有了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配送、商品展示等功能。通过承接和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武进综合保税区除继续做大做强“制造中心”外,下一步还将拓展服务范围,充分利用常州水、陆、空、铁口岸齐全的便利,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充分利用资源,重点建设跨境电商配送中心、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有色金属进口商品展销中心、贸易及物流公司集聚中心,全力打造武进自己的“自贸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