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正在各个乡镇展开,记者发现,参训人员老龄化已是普遍现象,区农教站呼吁更多的青年加入到农民队伍中,化解“明天谁来种地”这一难题。
昨天是横山桥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第一期,邀请了南京农科院的专家吴伟民给全镇70余名种植户讲解葡萄栽培技术。
葡萄种植户 时国方 通过这次培训,掌握了我们施肥的时机,农药喷雾的时机,提高葡萄的产量品质,像这样的培训班要多举办。
今年,我区将给3000名农民送去“文化大餐”,组织他们就近参观实践,引进先进地区优势种植技术,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不过,区农教站工作人员钮建波告诉记者,来参训人员基本是40岁以上,50-60岁的占了一大半,农民老龄化已经是普遍现象。他呼吁更多年轻的农户加入到培训行列来。
区农教站工作人员 钮建波 农民结构严重脱节,老龄化。在提高培训数量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得到各个相关部门的支持,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吸引一些有学历能创新的新农、知农,加入到农民队伍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1号文件指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延长的产业链条上可以细分出无数环节,衍生出无限的增值机会,这也是年轻人的一个机会。
区农教站工作人员 钮建波 化解“明天谁来种地”的难题,关键就是要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吸引人的事业、有奔头的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