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
近日,家住中凉二村的汤先生向本栏目反映,他家所在的小区环境脏乱,一到下雨天道路积水严重,给生活造成了很多困扰。但去年的中凉二村老小区整治,他们的小区却未被纳入改造范围,让人很是疑惑。带着汤先生的困惑,本栏目记者进行了调查。
【配音】
下了花园街大桥往北不到两百米,记者找到了汤先生所住的小区。原来,2013年花园街造好后,马路东边的15、16、18号居民楼就与对面的中凉二村大本营分隔开了。去年,中凉二村被纳入了老小区改造的范围,小区道路、地下管网、路灯等各项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明显提升。而在马路东面的这三栋居民楼却被晾在了一边。同属于一个小区,居民们眼看环境差距越拉越大,心里自然不乐意了。
【同期声】中凉二村15栋居民
造花园街大桥的时候就隔开了,(老小区改造)我们一样都没弄,不知道为什么。你看这里的垃圾一塌糊涂,一个人都没来管了。
【配音】
目前,中凉二村位于花园街东面的三栋楼内,还有住着66户居民。住在16栋的汤先生每天回家必须经过这条狭小的弄堂,高低的路面上道板早已破损不堪。汤先生还说由于排水系统老化,一到下雨天这里的积水就能汇成小河。
【同期声】中凉二村16栋居民 汤井科
天热的时候,苍蝇哄哄,垃圾到处扔,环境特别差,我们来了亲戚朋友,都说你们住的这小区环境怎么这样,怎么会主到这个小区里面来了呢。这里的环境我真的不能再忍受了。为什么对面对面改造,我们这边没有改造,那边改造的路灯、道路等,改造后环境特别好,都是一个小区,花园街路造好后,我们这边环境不像样了。
【配音】
针对汤先生和邻居们的疑问,记者拨通了湖塘社区办的电话。
【同期声】湖塘社区办负责人 顾群
不是说中凉二村就统一中凉二村要改造了,因为一个马路那边一个马路这边,区域也不对啊,我们是按照区域来的。因为老小区的改造涉及到很多面,不可能一步到位,不可能漫天开花,只能按路、集中区域一步步来。这是民心工程,也要重视的,下一步也有按照计划一步步来,好吧。那就让他们那边先等一等了?是的,到时候我们具体情况我们再到现场去看一看,再来问一问社区。
【配音】
原来,在去年的老旧小区改造计划中,由于资金和项目区域的规划限制,中凉二村只改造了花园街以西的2到19栋。对于镇社区办的答复汤先生并不满意,眼看雨季又将来临,他不希望天天要“趟河”才能出得了门。而且小区杂草丛生,保洁不力。为此,记者又联系了中凉社区相关负责人。
【同期声】湖塘中凉社区党支部书记 高伟新
所有保洁都由物业管理的,一共负责9个小区。我们这里的物业是有点问题,一个我们中凉的收费率比较低,还有收费标准也比一般低,我们最低的可能只有两毛钱,所以就变成了恶性循环了,收费率收不上,服务越来越差。去年本来想走的,现在就减人了,减了人就更加不到位了。
【配音】
截至发稿,记者终于联系到负责该小区的湖港物业,一位王姓负责人表示,他们目前收取的物业费只有2毛/平米,已经是超低价,但这块区域的住户只愿支付100元一年的清运费,他们实属无奈,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垃圾收运服务了。
【编后】
老小区存在的问题多,改造的呼声自然也大。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关注到老小区居民们的迫切需求,让他们能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同时,老旧小区管理不仅要算清物业公司盈利的经济小账本,更要算清百姓安居乐业的民生大账本,只有建立起“物业公司提供优质服务—更多居民乐意缴纳物业费—物业公司正常运作”的良性循环,老旧小区的“管理难”才能慢慢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