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已经落下了帷幕,考生们可以暂时松一口气。那么,高考后续工作还有哪些呢,一起来关注一下。
6月11—22日 高考评卷
6月25日,通知高考成绩、公布第一阶段填报志愿资格线以及各批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6月27—7月2日,考生网上填报高考第一阶段志愿,填报文科类、理科类提前批次本科院校(含军事、公安政法、航海、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全省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其他院校等);体育类、艺术类提前录取公办本科、民办及独立院校本科;文科类、理科类第一、二批本科院校。其中,填报艺术类提前录取公办本科第1批院校志愿以及自主招生、试点学院、农村学生单独招生(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录取院校志愿的考生,必须于6月29日前完成填报。
7月25日前,第一阶段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
7月26日—7月30日,第二阶段填报志愿,凡未被第一阶段各批次高校录取且达到第二阶段填报志愿资格线的考生,可填报文科类或理科类第三批本科院校(含民办本科、独立学院本科等)、高职(专科)院校以及体育类或艺术类高职(专科)院校志愿。,
8月15日前,第二阶段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
8月16日—20日,注册入学时间,分两轮进行。
谨防高考后综合征
高考结束了,一些考生通宵上网、看球、吃大餐,过度放松,但也有一些考生仍放不下高考,还沉浸在考题中不能自拔。心理医生提醒,对于高考放不下或者太放纵都不可取,考生和家长都要学会调整心态,谨防考后综合征。
据心理专家不完全统计,高考结束到录取结束这段时间里,60%-70%的高考考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近20%的考生会因为过分焦虑而影响日常生活。因此,考试结束后,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尽快从紧张疲惫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武进医院中医心理科 副主任中医师 蒋祖铭:不要谈考多少,估计有多少分啊。家长可以通过亲子活动、可以的情况下带孩子出去游玩、或者学习一些技能、体验生活等来充实孩子。
心理医生提醒,压力的宣泄要缓慢进行,最忌讳的就是从考前的极度紧张,一下子变得极度放松。适当的放松是有益的,但绝不能放纵。沉溺于网吧、通宵看电视等都对身体有害,长时期处于放纵状态会形成空虚、麻木的精神状态。
武进医院中医心理科 副主任中医师 蒋祖铭:我认为一些考生应该回过头来想想,理一理自己的思维,以后的人生还很长,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切忌不要过度放松,以免影响自己的身体、身心健康
医生提醒,如果考生在考后很难恢复生活节律,注意力不能集中,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及时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即将来临的填报志愿、入学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