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钮中一:“阳湖精神”引领武进水稻育种

时间:2016-08-17 20:02:24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钮中一,江苏水稻研究所总农艺师,辛勤奋战在水稻育种战线整40年,他带领武进水稻育种团队,用汗水和知识让“武进水稻”名扬全国,为千家万户的餐桌送上安全优质的粮食。他秉持“勇争第一”的理念,培育出武运粳23、29、30号等32个优质水稻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近2亿亩。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绿油油的稻田边,有这样一位老人,他顶着烈日,皮肤晒得黝黑。一手握着竹竿,一手拿着记载本,头戴草帽、肩挎书包,脚蹬雨靴,这是他不变的“造型”。他就是钮中一。这几天,他早上8点下田,记录水稻各项生长数据,中午10点出地,把数据归类。下午3点继续下田,观察水稻长势。身上的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

江苏水稻研究所总农艺师 钮中一 :我从1977年到现在40年了,对水稻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我骨子里都是为水稻育种着想,我的灵魂里面关注了整个水稻品种,水稻新品种在我的脑子里面也扎下了根。

江苏水稻研究所总农艺师 张庆:像这种天气下 几乎每天坚持在田里要5-6个小时,我们年轻人有的时候都撑不住,但是看见钮老师抖着帕金森 一边走一边抖,另外一只手还要拿着毛巾擦汗,顿时我们感觉作为年轻人吃一点苦 ,在他身上学到的东西是很值得的,流点汗不算什么。

眼下田里的水稻已经抽穗,早上8点,钮老和他的团队就来到田里,忙着给水稻“杂交”。所谓杂交,就是先把做好标记的各类水稻母本插入田间,然后在大片稻田里选取饱满金黄的水稻,把雄花减掉,双手揉搓让花粉和母体充分接触,进行“授粉”。钮老告诉记者,杂交的目的是选出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但是杂交成功率非常低,从三千分之一到几万分之一,有时穷其一生都可能孕育不出好的水稻品种。

江苏水稻研究所总农艺师 钮中一:必须把要求提高到全行业同一类型的第一位,我们阳湖精神要敢争第一,我们水稻更要。

正是有了“事事当争第一流、耻为天下第二手”的武进阳湖精神,有了耐得住寂寞的育种精神,钮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赢得收获。1993年育成的武香粳9号,成为农业部首批跨越计划品种。1995年育成的武运粳7号,集中了江浙两省水稻品种的优点,穗大、高产、抗倒伏。其推广速度之快、应用范围之广、种植面积之大创造了同类品种历史之最。2007年通过江苏审定的武运粳21号,目前已成为淮北地区新一轮主栽品种,育成的武香粳系列水稻新品种,在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江苏水稻研究所总农艺师 钮中一 :武运粳系列达到接近2亿亩,生产效益非常明显,为优质稻田的需求和好稻米保证。

在育种40年里,培育出32个优质水稻新品种,得到老百姓欢迎、推广部门积极应用,钮老的“敢争第一”和我区的“阳湖精神”不谋而合,我相信,我区的育种事业在他的感召下,会越来越好,创造更多的第一。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武进新闻20241206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