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马路菜场何去何从(四)

时间:2016-12-23 19:55:08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菜场到底该姓“公”还是“私”

菜市场是百姓生活的一大主题,随着有关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公共事业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涉足这些领域,但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真的准备好了吗?连续报道“区政府后门口的马路菜场”今天播出第四篇《菜场到底该姓“公”还是“私”?》

阳湖菜场、小庙菜场、丰乐菜场是中心城区目前尚存的三大民营菜场之一,相对而言,这些菜场地理位置优越。但受到资金、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影响,这些菜场的运营并不顺利。阳湖菜场从建设到最后正常运营,经历了数年时间;丰乐菜场营业之初也是靠管理方补贴来支撑;还有原四季新城菜场在经营数年后被开发商彻底改造成了超市。事实上,菜场经营也有一定的周期,再加上运营成本高,如果后续资金得不到保证,管理水平跟不上,其结果往往会背离投资人的初衷。

【同期声】常州俊欣永业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 沈杰:2006年开始,我们常州菜篮子工程拿出来的钱全部改造了,但是我们私人的(菜市场)又没有补贴,又没有什么。你再要让我们掏这一部分钱(维修大棚),每年它要改改动动,资金方投进来的钱它没有产出,它为什么会进来呢。

市场经济,对于企业来说,赚钱是关键,但是兴是衰市场主体自己也没底,菜场“公共事业”的属性免不了会在“市场化”的过程中遭受威胁,而这最终殃及的还是广大百姓。因此,面对着老百姓随时可能拎不动的“菜篮子”,政府是否可以能放任自流?

【同期声】丰乐公寓居民 张克伟:实事求是说,公共场所,要让政府来引导他们,政府要重视他们,所谓“为民”说实在话就是要方便群众,方便我们当地买菜的老百姓。不要说是文明城市,就是我们政府机关在这,面子上的工作都做不好,领导有的时候必须要管的。

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普通老百姓都明白,关键是选择面对解决还是绕道回避。近年来,随着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全能型政府开始从很多领域退出,并相应地引入市场机制,在这其中,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公共领域的部分,政府职能的转变并未完全成型,一些政策、资金上的配套规范也不完备。对于这些从事社会公共事业的市场主体,没有健全的机制对其约束规范,也就不能怨他们扯皮耍赖了。

【同期声】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衡孝庆:菜市场所产生的这个问题很典型。可能从政府自身的角度来说,觉得我引入了市场机制,把相应的职能已经剥离出去了,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去承担相应的责任呢?这不能一推了之,并不是说你把它市场化引入了资金之后,你就可以不闻不问,而是相应的你要有规范,有相应的后续的管理,包括追责机制,产生了问题之后如何去解决如何去协调,如何帮助民营资本提供人民必须的一些服务。

【现场】记者 金子洋:民营化与政府主导的公益化让利于民不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原则。不管在哪个领域,最初引入社会资本时是否做好未雨绸缪?有没有建立一套完备的绩效考核、信用管理、保证金制度体系?可能我们在从全能型政府向现代治理体系的转变上,还有一些脱节与空白,但这些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地方,正是需要不断去关注、调整和适应的环节。我们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以政府为核心、多元主体共同协调运作的开放式治理模式,一定能在共建共享的市场氛围中愈加完善。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武进新闻20241206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