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
随着用工成本的增加,制造业普遍出现了用工荒,实用型人才的缺少是用工荒的主因。武进是全市制造业高地,拥有大学城等丰富的实用型人才培育基地,能否依托区内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培养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呢?来看今天的《履职进行时》专栏。
【配音】
政协委员赵杨是中车戚机厂产业发展部副主任设计师,他说,师傅带徒弟这种传统方式传授经验和技术,不利于员工适应现代知识的快速更新。职业教育是开放式的传承,让员工接受系统培训,更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掌握运用新技术。因此,能否对预计可形成产业集群的行业,及时培育相应的实用型人才呢?
【同期声】政协委员 赵杨
院校里面有很多这些东西,比如说数控车床这些焊接,装备相对来说比较全 比较先进,那么相对来说对企业的需求,配合的程度更高一点,那么如果把这一块的社会资源利用社会需求,然后利用高职资源来配置,那么我想是双赢的结果。
【配音】
为加快推进实用型人才培养步伐,我区先后制定出台了《武进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引进实施办法》等多项政策,形成了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等完善政策体系。完善培训平台,搭建大学城、刘国钧高职院校和企业人才对接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目前,我区成立了19家定点培训机构,按照企业生产、技术岗位特点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为企业量身打造培养计划,定向、订单式培养人才。
【同期声】武进区人社局 就业促进科科长 高光旗
开展企业内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这也是现在推行的一种新模式,录取即入校,招生即招工这么一个目标,对企业内新招录的员工和新转岗的员工开展为期一年或两年的培训,增强新招录的员工和新转岗的人员的技能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