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新观察:武进打造农业农村工作新亮点

时间:2017-02-11 19:42:37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是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2月5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向社会发布,提出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4次聚焦“三农”。关注三农,关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今天的《新观察》。

黄玉祥是洛阳金种子农业专业服务合作社理事长,从事粮食生产已有数十年的时间,刚刚过去的2016年,对于他来说,是充满挑战和考验的一年。小麦、水稻成熟、收割季都遇到连续阴雨天气,造成减产减收。
【同期声】洛阳金种子农业专业服务合作社理事长 黄玉祥 2016年小麦种出来没人收,有的合作社小麦卖到5角6角,面临着多种多亏。2017年,如果还是多种多亏,今后下去田谁来种,这是一个大问题。
和黄玉祥一样的农户有很多。农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靠天吃饭的产业,一旦遇到恶劣的天气,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会有所下降。收不到好粮,卖不出好价钱,农户的钱袋子鼓不起来,种田的积极性也有降低。传统农业受挫,林果、蔬菜、家禽类生产和销售同样不容乐观。2016年,受到持续阴雨的影响,夏季上市的水蜜桃价格从平均7元一个跌到了平均2元一个;平均4.5元500克的葡萄只能卖到3元;蔬菜、猪肉、家禽类价格也都处于下跌状态。
数据显示,2016年,全区小麦种植面积8.57万亩,水稻种植面积9.23万亩,受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小麦单产300.1公斤/亩,同比减少7.49%,水稻单产626公斤,将比去年减少24公斤左右。果品生产方面,果品种植面积6万亩,因6、7月的持续强降雨,造成东南部林果板块受淹减产,全年果品产量5.3万吨,产值3.92亿元,分别较去年减少20%和15%。
新发布的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那么,农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怎样才能推进呢?
推进农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核心就是回归市场。以小麦、水稻为例,这次的中央一号文件,就对粮食的收储制度进行了调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也就是说,改变不合理的农业供给结构,更好满足需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市场力量引领结构调整。
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提出了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等重大政策举措。
35岁的吕伟斌是我区嘉泽镇的一位年轻农民。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和姨夫在钢架大棚里商讨今年的发展思路:在主攻高杆月季的基础上,尝试和附近的江南花都产业园合作,引进盆栽、多肉等畅销作物,扩大经营品种。吕伟斌底气这么足的原因是他手握“50万元的启动资金”。
2014年,吕伟斌开始接触高杆月季的栽培和销售工作。2015年12月,吕伟斌通过自家386平方的农房抵押到了全国首笔50万元的贷款,流转了嘉泽14亩土地做起高杆月季生意。从本地引入品种月季种苗,“人工嫁接”成高杆月季销售。3公斤的月季180元,4公斤的250元,5公分形状好的上千,这样的价钱去年销售达到300多万元。去年底,他再次进行了转贷。
【同期声】嘉泽伟斌苗圃负责人 吕伟斌:这个政策非常好,首先不需要人抵押担保,直接拿我们的农房抵押。转贷手续方便,对我们刚发展的刚创业的人来说,比较方便。
近年来,我区以国家改革试验区改革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创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积极帮助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问题。2016年,全年共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36笔,贷款总金额2700余万元。采用“农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开展入股经营试点,确立保底分配加二次分红的利益分配模式。洛阳汤墅村将合作社所有的603.41亩土地,以260万元总价作价入股汤墅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嘉泽镇跃进村采用将农地股份合作社的146亩存量土地,以每亩1.68万元作价入股西太湖鲜花专业合作社。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大宗农产品要突出“优质专用”,其他农产品突出“特色优势”。“调好生产方式”是突出“绿”字,就是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就是要培育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常州家绿园艺林果有限公司从2013年开始投身“智慧农业”。走进家绿,你会发现,偌大的玻璃温室里见不到几个工人,可这里的各种植株,同一批次的高度、大小、长势却没有太大区别。和工业领域兴起的“机器换人”一样,这是公司投资1.6亿元,使用的全自动机器人种植系统。
【同期声】常州家绿林果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 计小良:原来一个人一天只能种200-300棵,现在有了这系统 一天能2-3万棵,而且每一盆的间距达到标准化、自动化。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除了机器人,“家绿”还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玻璃智能温室里栽培的红掌、玫瑰、凤梨等作物全自动管控。光照、温度、灌溉……这些在电脑里,输入相应代码,都能得到智能化控制。
“家绿”的机器人在忙碌,我区农村生态工作也没闲着。近期,我区制定下发了《贯彻“263”专项行动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痛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以“零容忍”的态度开展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的违法排污行为的综合执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环境改善的显著成效。
新春伊始,区农业部门就联合环保等部门对各镇、街道范围内剩余的畜禽养殖场开始基本数据调查,为2017年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打下基础。
【同期声】区农业局生态科科长 王建清:2017年,根据中央一号文件提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根据省委省政府263工作方案,其中一项畜禽污染治理,关停一批改造一批,让畜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整治率达到90%,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8%。
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我区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有动作。今年,我区将进一步以农产品终端消费需求为导向,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全程无缝对接。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更重要的是要让农民的钱袋子真正的鼓起来。
【现场】庄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是一项长期需要坚持和推进的工作。全区上下将进一步调优产品结构,进一步调好生产关系,进一步调顺产业体系。同时,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实现市场、要素和主体的三大激活,推进我区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真正让农业增效,农村更美,农民增收。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8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