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武进医院启动运动神经元病国际新疗法标准化治疗,同时成立全国首个运动神经元病临床治疗中心。副区长张小虎参加启动仪式。
52岁的朱继民在2014年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正在接受第五次疗程的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俗称“渐冻人症”,临床表现为四肢远端进行性肌萎缩、无力、行动困难等,致残率及死亡率极高,国内外治疗效果都不佳。
2008年武进医院急救医学特聘专家岳茂兴发明了“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新疗法”,2009年开始在全国推广,2015年4月,新疗法首次尝试应用于重度渐冻人的治疗,并意外取得了疗效。
武进医院急救医学特聘专家 岳茂兴:新疗法的主要作用能够使萎缩的肌肉慢慢长起来,肌率增加,活动能力增加,关键是我们是促进机体的酶代谢,促进人的新陈代谢的效率和速率。
患者家属:(刚开始)左脚动不了,穿不了鞋,没力气,站不稳。接受治疗后最大的变化是脚趾能动,能穿鞋,走路比以前稳当多了。
新疗法具有见效快、疗效稳定、费用低廉、重复性好等优势,已获得美国、欧盟授权发明专利各1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并获得了4项课题基金支持。目前,已用于53例渐冻人症患者的治疗。
武进人民医院运动神经元病临床治疗中心成立后,将有30位渐冻症患者接受招募免费接受治疗,医学团队将按照国际标准化的要求,统一进行规范化的治疗与观察,并输入美国标准的治疗系统。
武进医院急救医学特聘专家 岳茂兴:从2008年到现在,在全国600多家医院,有20万例左右,还没有发现一例有副作用,基本上是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的。 |